朱彗卿 绘
“洋城管”,头一回听说吧?据新安晚报报道,7月14日下午,在合肥市北二环,“洋城管”普林斯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规劝一违停司机:“朋友,握个手!您的车不能停在马路上,请离开!”司机愣了下,随后紧握“洋城管”的手笑了,很配合地将车开走了。
城管的点子真多,想得出聘请外国人来当城管志愿者。与中非留学生普林斯同时受聘为街道城管志愿者的还有来自南非的秦波、阿富汗的贾瓦德,他们与当地城管一起上街执法。
还别说,这新鲜玩艺儿似乎蛮管用的,普林斯一上街就成了市民眼中的风景。他弯腰劝摊主,帮着商贩挪摊位。当然,洋城管是客人,况且客人来劝导主人了,再不给面子,反而跌了自己的面子。再说了,人家很友好地“朋友,握个手”,你能不表现一下“哥儿们”义气?更何况,你有这个能耐卷着舌头,很费力地去跟他说生硬的普通话吗?肯定是没得聊,那咱就识时务吧,收摊,开车,走人。
所以,看起来,“洋城管”所到之处,似乎小商贩都很配合,给予了尊重,但这种温馨的场面只是一种假相,商贩们尊重的是客人而不是城管,它既不能说明城管们很可爱,也不能说明潜在的冲突被化解了。
三个“洋城管”很卖力,忙得汗流浃背,说是要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合肥“做点贡献”。也许“外来和尚好念经”,但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还得靠国人自己的真心努力。比如城管的执法形象文明不文明、合法不合法就很重要,请来“洋城管”,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是想为自己的形象加分,还是想弘扬本国优秀的城管文化?无论如何,在一味追求城市光鲜,而忽视个人生存利益的当下,城管还不是展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舞台。
我还有一事疑惑,志愿者是公益使者,他们没有执法权,更非执法主体,怎么可以随意穿戴正规城管制服和标志?怎么在城管执法中成为了主角?按照严格的法律规范,他们只能协助有执法资格的城管队员的工作,充其量只能做做下手。怎么容许他们“喧宾夺主”当起了执法一线主力军,以至成为城市一道让人围观的西洋镜?(王国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