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首页图片

急救知识 不可或缺的常识

发布时间:2012-07-19 14: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应急救护知识,你掌握多少?

超一成受访者会心肺复苏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需要掌握一些应急救护知识

 

●调查提示●

时间就是生命。医学上把发生伤病后的头4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如果在别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在4分钟内做一些得当的应急救护,也许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应急救护你会吗?本期调查围绕此话题展开,共收回纸质问卷152份,另外有245名网友通过金山网、镇江网友之家参与话题讨论。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需要掌握一些应急救护知识,如果有应急救护培训,超七成受访者表示会去参加,超五成受访者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是为了在家人、朋友遇到突然情况时可以及时救护。

调查图表一:你认为需要学习一些应急救护知识吗?

调查图表二:如果有相关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你会参加吗?

应急救护知多少

超一成受访者会应急救护中的心肺复苏

人有旦夕祸福。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了解一定的急救知识也许就可以救一条生命。在调查中,56.3%的受访者知道应急救护包括哪些,31.1%的受访者不知道应急救护包括哪些,而12.6%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你会应急救护中的哪种?18.5%的受访者会应急救护中的心肺复苏,26.1%的受访者会现场骨折固定,18.9%的受访者表示会止血包扎伤口,而36.5%的受访者表示会其他一些应急救护知识。“上次社区专门请四院的医生护士来给我们讲解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家住凤鸣新村小区的蒋先生是个热心居民,社区的很多活动都积极参加,前段时间凤鸣新村社区组织四院的医生护士到社区给居民上了一堂急救讲座,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急救,“医生示范过了以后,我还上去做了一次,医生说很正确,说我已经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急救要领。”

应急救护如何学

超四成受访者是自己看书学习了解相关应急救护知识

掌握一些应急救护知识,也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你觉得需要掌握一些应急救护知识吗?67.2%的受访者表示需要,19.6%的受访者表示不需要,而13.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你从哪些渠道学习了解这些应急救护知识?受访者中,31.5%的受访者是从电视上一些关于医学的电视剧中学习,41.7%的受访者是自己看书学习,26.8%的受访者是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学习。

何先生一直从事运动方面的工作,因为在运动中经常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何先生经常会买一些医学方面的书回来,研究运动医学以及一些应急救护方面的知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哪一天一旦有意外发生,平时所学的知识就能用上。”

学习救护为哪般

超五成受访者学习应急救护为了在家人朋友有突然情况时可以及时救护

如果有相关的应急救护培训,你会不会参加?70.1%的受访者表示会参加相关应急救护培训,15.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参加,而14.4%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调查中,问及你学习应急救护为了什么,56.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家人、朋友有突然情况,可以及时救护,33.7%的受访者表示意外伤害频发,学习应急救护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10.1%的受访者有其他想法。

“去年过年的一次意外,把全家人都吓坏了,也让我决定去学习应急救护。”晓飞口中的那次意外,是去年过年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爸爸并没有喝多少酒,但在吃完饭后。突然两眼一黑,晕倒过去,“全家人一齐上阵,揉手心的揉手心,掐人中的掐人中,都没有反应,就在叔叔准备人工呼吸时,爸爸突然苏醒了过来,此时120也赶到了。”检查后,发现爸爸并没有其他异样,全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那些前期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 曾海蓉  配图:谢志斌

相关报道:

 
    京口区红十字会在象山街道为首批50名初级救护员进行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知识的培训。 王呈 摄
 

近两个月,已两次通知一次公函邀请,百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却仅有寥寥数家响应——

急救培训遭“叶公好龙”尴尬何日破解?

提起急救知识技能,很多人都觉得很重要,但又似乎不知从何学起,常常抱怨培训机会太少。可在采访中,记者却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近期在全省正在开展的“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中,我市已连发多次通知,可全市百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响应者寥寥。结合多年来急救知识培训状况,专业人士感叹:不少人甚至部分单位负责人对待这项培训颇有些“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味道。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呼吁,各方能够积极配合,破解急救培训“叶公好龙”的尴尬。

免费培训响应者寥寥无几

连日来,一项原本寻常的任务却让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颇感焦虑和无奈。作为2012年江苏省政府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计划启动,年内将免费为100万人提供免费急救培训。根据上级部署,我市最少需要培训1万名初级救护员,并对5万人开展普及性救护培训。

在最近两个多月时间里,市政府办、市红十字会已印发两次通知和一次公函,可全市百余家机关事业单位却仅有寥寥数家响应。“最近一次发函是6月26日,部委办局等百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发了,可现在只有市边检站等少数几家单位已回复,明确表示愿参加培训。”昨天,向记者介绍情况时,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蒋宗宁颇显无奈。

据具体负责该项目协调工作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培训为公益性,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处理和紧急避险等知识技能。对培训人员较多的单位,他们还会派员上门授课,资金由省市财政保障,受训人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可没想到多次动员,相关部门单位积极性不高。

常年培训鲜见公务员身影

其实,急救知识培训并非因此次上级下达任务,我市才启动。事实上,除依托市120急救中心设有专业培训学校外,市红十字会近年来还在通过网络手段拓宽培训渠道。“主要通过网络发起的形式,一般每个月办一到两期,每期培训10多人至30人不等……”市红十字会黄丝带网络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知名网友“阿呸”就是少数取得认证的志愿培训师。

据“阿呸”介绍,目前总计培训人数不过数百人,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设想。反倒是另一个现象,让他们颇感担忧。根据详细登记的培训人员基本信息显示,参训者大多是大学生或经常参与公益活动的爱心人士,公务员很少见。

“印象中,只碰到一名来自丹徒水利局的领导。”据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日常调查了解,除卫生局等少数机关外,大部分机关公务员在急救知识技能方面也相当欠缺,“连公务员都做不到,怎么要求老百姓呢?”

“叶公好龙”尴尬何日破解

经历此次尴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越发感到,不少人甚至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对应急救援培训的重视多是停留在口头上。“除了书面通知外,我们还到部分机关单位登门动员……”一些单位具体负责人的态度实在令人无奈。“有的部门先是说些客套话,肯定这个培训是好事,然后开始强调他们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参加。”最令工作人员难以接受的是,个别具体负责交接沟通的处室工作人员竟直接替单位负责人挡驾,甚至埋怨市红十字会多事。

不仅仅是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此,具体到不少个人的态度也颇显矛盾。“有的人嘴上喊要重视,要参加,真喊他参加,他却又说没时间了。”网友“阿呸”表示,他和其他志愿培训师身边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好龙叶公”。

尽管难度很大,但蒋宗宁和同事们没有灰心。他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与各家单位沟通,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支持参与,“完成6万人的培训事小,大家真正掌握急救技能才是重要大事,生活中万一碰到状况,很实用,能救命!”

(通讯员 贾建芬 实习生 蔡银银 记者 许益明)

镇江市急救中心医生教居民学习骨折固定方法。王呈 摄

急救不当 堪比雪上加霜

金山网讯 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加上雨天路滑,急救病人明显增多。急救专家提醒,在“120”急救车赶来之前,要妥善自救,切勿盲目自救,避免延误病情或突然死亡。

镇江市120急救中心急救专家介绍,曾经遇到由于病人或病人身边的人,不懂急救常识,遭遇紧急情况时没有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恰当,使病人病情加重。特别是中风病人,腰椎、颈椎受伤的病人,是不能轻易挪动的,而一些不懂急救常识的人,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如果轻易挪动这些病人,可能加重病情。

曾经有一名中年妇女在家做饭,其母亲突然晕倒,由于这名女子曾经学习过简单急救常识,在急救车赶到前立即对其母进行CPR心肺复苏术,这一小小的举动,挽救了她母亲的生命。急救专家表示,急救是讲究方法的,不同病种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当发现有人发生猝死症状时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首先令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继之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以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另外,急救专家还提醒说,有三类病人不宜乘出租车或者私家车,必须求助“120”急救车。一是心脑血管病人,是否现场抢救要听医生的,待病情稳定后才能搬运,作心电监护转运到医院;二是骨折病人,一定要有医生现场固定,指导搬运平躺着送往医院;三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由医生到现场清洗、保护伤口,否则暴露感染,会加重败血症、休克的发生。

急救专家表示,CPR心肺复苏术是一个很简单但却很重要的急救技巧,“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在发生病情后的四分钟内做心肺复苏术最有效果。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作为身边的人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搏骤停。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记者 胡冰心)

评论:

急救知识 不可或缺的常识

伍斯

提起急救知识技能,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关于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伤口包扎等,无论是专有名词,还是影视作品,我们常常耳听目睹。然而,当被多追问一句:会么?绝大多数人或许只会尴尬地低头、摇头或摆摆手了。

很多人或许还有这样的记忆,早年的急救培训多因陋就简,发放宣传单、张贴招贴画甚至墙上刷标语等形式,普及基本的急救知识。效果也只是停留在公众知其重要,却不知道如何掌握。都说居安思危,其实做到很不易。即使在经历苦痛之后,人们反思过后也容易遗忘。

当那一年,汶川大地震,面对逝去的生命,面对无助的灾区群众,不少热血爱心人士或许也曾有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梳理近年来采访突发事件的经历,笔者也曾听闻不少此类的遗憾。两年前,市区一处景区改造工地上,曾发生一名施工人员不慎落水事故。所幸身旁工友众多,很快将其救起。可无奈因众人都缺乏急救知识技能,白白错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落水者再也没能醒来。

设立救护知识培训学校、提供常年培训服务、推出百万培训项目,笔者很欣慰地看到,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也在努力推进这项工作。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那一刻他人生命的逝去,会给人以震惊,也可能会触动一些人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可更多是受制于自身的惰性和侥幸,三分钟热度后,大多数人会懈怠甚至盲目乐观:这样的倒霉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笔者此番老生常谈的论调或许依然无法警醒更多人,但依然期待更多人特别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如果仅靠个人自发自觉学习效果难以保障,那么组织动员集体培训也应该尝试。就长远而言,急救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应纳入学校教育,真正从孩子抓起,让急救知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常识。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