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透露,最近,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意见国务院已同意,将适时发布。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用不了10个月将公布。看来,教育部的承诺不久将会兑现。这对于上亿进城务工人员而言,无疑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不过,关于异地高考改革,仍有不少问号有待开解。
首先,这个将适时发布的意见,究竟是要征求社会意见的草案,还是直接实施的意见?公众不得而知。从上面表述看,更像是直接实施的意见。因为教育部负责人既没有表明意见要征求民意,而且也说明这个意见国务院已经同意。
坦率说,由于异地高考改革牵扯面宽、影响深远,关系到教育公平,方案理应公开征求意见。以北京为例,不仅万名外地家长联合签名递交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要求就地高考权;而且,京籍家长也担忧起来,在网上发表《北京市民致教育部的公开信》,以捍卫自己的利益。
显然,无论北京还是其他城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在高考问题上都会存在利益冲突。化解冲突的最好方式是将异地高考改革意见征求民意,让不同人群进行充分博弈。而且,公开征求意见也是吸收民智、听取第三方意见的良机。
再比如,即将发布的意见是指导意见,还是带有强制色彩的操作意见?公众同样想知道。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这似乎意味着国家层面的意见仅仅是指导,何时允许异地高考、具体怎么做全在地方政府。
据悉,山东率先公开了异地高考的时间表:2014年起。其他地方还未公布,有迹象显示,放开异地高考全国不是“一盘棋”,主要看各地政府的诚意和决心。但笔者以为,无论是放开异地高考的时间,还是具体操作办法,只有统一了,才能捍卫教育公平。
又如,教育投入如何改革?这是关键。异地高考改革之所以难,主要在于教育投入不均衡、不合理,一方面是著名高校扎堆的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当地财政对高校投入多,高校录取自然向当地倾斜;另一方面,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按照户籍来投入的,例如,一个甘肃籍学生在北京,而国家投入却在甘肃,北京自然不乐意。
还有,放开异地高考之后,对高中教育阶段的投入就要增加,财政能否拿出足够的钱来投入?另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异地高考与“高考移民”如何区别,也是个问号。而且,异地高考是分步骤实施,还是一步到位?地方政府不积极配合这一改革又怎么办?在高考命题和录取方面如何进行相应安排?
同时,异地高考改革似不应以意见来推动,而是应该以条例或法律来“护航”,因为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容易陷入争议的改革。而要想化解这场改革的阻力,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全国“一盘棋”的改革草案征求民意,让民意来推动这一改革走向公平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张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