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77年(清光绪三年)12月3日生。清末秀才。
1901年在罗振玉主持的农务学堂译授,后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读书。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师范学校教习,讲授哲学、文学。1907年起在北京任学部图书局编译,从事中国戏曲史与词曲研究,著有《曲录》、《戏曲考源》、《宋大曲考》(1912年旅日时整理成《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开研究戏曲史之风。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旅日4年,考释甲骨文与流沙坠简,著有《简牍检署考》、《流沙坠简考释序》、《殷墟书契考释序》等。
自1916年至1923年在上海,著述甚丰,主要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后改写为《古史新证》)、《殷周制度论》、《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等,重视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有较深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6年北伐以后,革命形势高涨,北洋军阀即将崩溃,复辟清室的幻梦破灭。
1927年6月2日留下遗书,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当日在北京颐和园投昆明湖自杀。生平著作共62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42种,某些考古文章汇编为《观堂集林》。
一个慈父从不责骂孩子
父亲离去时,王国维的儿子王慈明年幼,加上独立在外读书,对于父亲的印象远没有兄长和姐姐熟悉。特别是姐姐王东明,由于与母亲一同生活在台湾,对于父亲比较“熟悉”,对于父亲的很多回忆,都是王慈明在打电话去台湾,与姐姐交谈时了解到。
家里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王国维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7岁从潘紫贵读私塾,16岁入州学,读前四史,兼治骈散文。王慈明最早念私塾时,也是由父亲亲自教授过一段时间《左传》。
在他眼里,父亲不与人争吵,是一个慈父,从不责骂孩子,对他人平易近人。个子中等,脑后的那根辫子一直都在。事实上,辛亥革命后他以清室遗老自居。至老,王国维也没有剪掉作为时代象征的辫子。
王慈明还有印象,“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公开这样评价过父亲:外貌不扬、长袍马褂还有一条长辫子,外形守旧,内心治学的方法却是唯物的,你们应该看看他的书。
在清华任教的父亲一直是忙碌的,忙碌加上天生的内向,使得他在孩子们的面前,话很少。这份内向,其他认识他的人也有此感。
投水自尽完全没有征兆
1927年,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战栗和遗憾。
对于他的死,有记载:“民国十六年六月二日(阴历丁卯年五月初三)的一个午前,一位学者形态的老者,身着中国服装,鼻梁上架着深度的近视眼镜,雇好洋车,从清华出发,一直到达颐和园。购好门票入园,步行到排云殿西的鱼藻轩前,面对着昆明湖水,若有所思,但态度异常镇定,还从怀里掏出烟盒,取纸烟一支,吸之至尽,然后向湖内纵身一跃!园丁听见有人落水,便连忙跑去,把他救了起来,但不到两分钟,已气绝身死。”
入殓时,在王国维的里衣中,发现他写给第三个儿子贞明的一纸遗书,纸已湿透,但字迹完好。遗书的全文是这样的: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父字。”
1927年,12岁的王慈明刚刚小学毕业,在他的记忆中,父亲的死完全没有一点征兆,几个孩子都在上学,谁都不知道。清华大学给了4000元大洋,加上之前的工资,全家人还能维持生计。王国维之死,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成为轰动国内外的事件。梁启超等人纷纷撰文纪念,关于死因的争议也铺天盖地。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慈明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内向,使得这事仍然是个未解的谜。
先生因忧郁症投湖?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这段话至今不知已被多少文人引用,而这,也正是这位近代博学通儒一生为学的真实写照。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毫无争议,但是对于其死因,历时多年,仍然富有争议:“殉清说”、“尸谏说”、“经济债务说”、“殉文化说”……基于自己的了解,黄奇逸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因忧郁症而死。(宗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