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天津2名女孩在西沽公园湖边玩耍时不慎落水,被一路过的中年男子救起。该男子浑身湿透,手机也浸水损坏。而2位女孩上岸后相拥而泣,未言谢就离开。有旁观游客要求2人向男子道谢,但她们跑开。救人男子最终笑着自行离去。(6月4日央视报道)
“学会感恩”,是时下“心灵鸡汤”式演讲里的常见主题。但与之对应的,却是人们“道德话语退化”的尴尬。在不少人眼里,善举应是“不图回报”的;让人说声“谢谢”,常被视作“道德绑架”。于是乎,感激、道歉等都成了稀缺表情。
本是场完满的道德“演出”,却因“获救不言谢”的片段,而遗憾收尾。2位获救女孩的“言语吝啬”,也备受争议。尽管从道德角度看,行善不是功利化的交换,而是发自于心的,应超越报酬的考量,可“滴水恩,涌泉报”的感恩意识并不过时,理应是人们内化的素养。别人“求表扬”,固然有些不妥;你“知恩不图报”,却是情感淡薄。
或许是惊吓过度,或许是吝于表达,2名女孩在“危险呼叫转移”后,未言谢就离开。“来也扑通,走也匆匆”,让路人甲都看不过眼。幸亏救人男子不是“求求你,表扬我”的偏执狂,否则,结局或将一地鸡毛。
路见“不幸”、慷慨施救,救人男子的善行,委实令人赞许。他的“笑着离去”,也尽显豁达胸怀。这么“一根有善心的芦苇”,是在给社会的道德总量做加法。但对他的褒扬,与对获救者的责难,几乎是对“孪生儿”,共同折射着道德的温度。
2名女孩没有言谢,也许不必过度阐释。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她们不懂感恩,的确有失偏颇:她们惊魂未定,可能还没缓过神;在其心里,或充满感激……
假若我们来个“情境代入”,忘了说声“谢谢”的,也许是自己。基于此,不少人认为,“不道谢”不意味着道德的高低。
我认同“不道谢未必是道德匮乏”的说法,但在现实中,说声谢谢,又有多难?
对好人道谢,并非“道德高标”,而是起码的礼貌,抑或说是人格上的尊重。纵然再缄默,说声谢,也算不上难事。它看似微不足道,却能给好人以心理慰藉。
不言谢,未必就能刺伤救人者的向善之心,可容易冷却他们的行善热情。很可惜,在游客要求后,2名女孩依旧不肯言谢。不言谢,或许是心存顾忌:若是救人者“索要报酬”,若陷入了诉讼纠纷中,该咋办?可这种预设,扩大了人际的隔阂,也制造了“不信任”的暗区。
向好人说声“谢谢”,的确不难。当我们举起“道德捆绑”之类的大棒时,也许该记住一句名言———“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能减少颠簸”。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