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碎石子旁,有一栋两层的楼房,门口挂着一个牌子:“龙海市程溪镇粗坑村村委会”。而走进一楼,却发现有十多名小朋友坐在那里上课。二楼,也是一样,两个房间就是两个教室……粗坑小学的校长徐瑞云说,新校舍已经在建了,师生们都盼着能早点搬进去。并称,粗坑小学离程溪镇有12公里的山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六一”儿童节也没办法带他们出去玩,“从我进这所学校以来,就没有带孩子们出去玩过。”
(5月31日《海峡导报》)
盼着新学校早日建成,盼着能到校外好好玩玩,这恐怕就是粗坑小学的孩子们“六一”儿童节最大的愿望了吧?
这样的愿望简单得让我们心酸,更让我们心酸的问题是,像粗坑小学的孩子们一样怀着这样让人心酸的愿望的孩子还有多少?其实,孩子们像这样简单的心愿还有很多,比如,中午可以吃顿饱饭而不是饮水充饥,比如,希望繁忙的父母能抽出时间陪自己玩一天,比如,希望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我们相信,这些让人心酸的心愿会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被孩子们集中表达出来,并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而被放大到足以让我们成人惭愧的地步。
诚然,在“六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有的是方式表现对孩子们的关爱,有的是办法营造出一个让成人自己满意的关心孩子们的氛围,毕竟,哪怕我们再忙,哪怕我们平时有再多的托词忽视他们,一天的时间总会有的,一年一次的关注我们还是不会吝惜的。但是,在孩子简单的心愿面前,所有的言辞都变得苍白无力,所有的许诺都变得荒唐可笑。为什么这样不应该成为问题甚至是孩子们天经地义就该享有的权利却变成了他们的心愿,变成了他们的奢望?这样的疑问不仅让我们心中隐隐作痛,还会让我们羞愧脸红。
孩子们那些简单的心愿或许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一直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是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我们还欠孩子们太多太多。与其说这是孩子的心愿,不如说是我们的失职。
我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很多时候,“六一”儿童节对于成人而言更多的是自责与羞赧。我们宁可希望孩子们用他们独有的天真与狡黠想出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主意来为难我们,也不愿意再听到这些简单的心愿,特别是听不得这样的心愿被一年年地重复。我们希望明年的儿童节,孩子们能有更高的“追求”,当然,这一切还依赖于我们的努力。
有学可上、有书可读、有午餐可吃、有不被书包压垮的童年、有父母陪着享受生活……这才是我们最应该送给孩子们的“六一”礼物,也是孩子们希望收到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