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聪明药”和“吊瓶班”可以休矣

发布时间:2012-05-24 07:00  来源:千龙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考生们青春年少,正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应对区区考试何须借助功用可疑的药物?那些名目繁多的“聪明药”和“营养水”可以休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月10日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称,从未批准过具有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千万不可相信个别不法企业的虚假宣传。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商、缓解脑力疲劳。有些保健食品原料不太适合考生使用,且产品有规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及食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与先天禀赋和后天成长环境有关系,智力水平的发挥跟心理素质和临场身体状态有关系。人的智商不会因为服用某种药物而提高,反倒可能因其毒副作用而有所降低。中考、高考在即,某些不法商人在媒体上宣称其产品有补脑增智功能,吸引到不少消费者。还有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吸氧、打吊瓶,意图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在药物和营养专家的眼里,这些全是不着边际的忽悠和于事无补的折腾。

在某些家长中流行的“聪明药”实为“利他林”,是一种中枢兴奋类精神药物,能促使神经细胞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使患儿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集中注意力,减少小动作。这种药物只适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欲借助其“变聪明”根本就是缘木求鱼。有些学生为了缓解大脑疲劳,考前经常去医院吸氧,甚至还做高压氧治疗。殊不知,人体早已适应了寻常的气压和含氧量,如果突然改变环境,身体就会感觉不适,高压氧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气压伤和减压病。还有的女生为了在考试期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通过服用避孕药推迟经期,这更是一种肯定损伤身体但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冒险之举。至于前几天曾经在微博上广为流传的湖北孝感高考“吊瓶班”,除了能证明高考竞争的惨烈和应考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悲壮外,所谓“提神醒脑”并无医学上的充足依据。学生们注射的“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处方药物,它主要针对营养严重不良患者,健康人摄入后可能造成体内蛋白质过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

实际上,不管是补脑药的大为流行,还是吊瓶班的蔚为壮观,都是商家抓住考生和家长临考前的惶恐心态,夸大、曲解某些医学和营养学原理,硬生生地开发出的“考试经济”的一部分。面对至高无上的高考,家长们总觉得给孩子做得太少,有“聪明药”当然不怕花钱;考生们早已晕头转向,为了成绩谁还顾得了毒副作用。在一种互相举荐和竞赛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考生走进了商家的“埋伏圈”。

在一些地方,“吃补药”已经是跟“上自习”一样自然而必备的考前程序,如果谁没走这个程序,谁就会惴惴不安或成为异类。更滑稽的是,在这种“补药”思维下,地方政府出于关怀目的而设的考生补贴,也被执行机构错误地理解为一剂“补药”。比如说,孝感当地为鼓励高三学生刻苦学习,每个学生有20元的生活补贴。孝感一中就把这20元的补助执行为“氨基酸专项补贴”。

学生、家长迫于竞争压力而产生的“病”急乱投医,商家出于贪婪而做出的虚假宣传,共同促成了“补药”经济这一怪胎。其实,考生每天只要均衡摄入谷类、蔬果、 牛奶和豆制品、动物性食物以及调味品等五大类食物,就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只要每天保持八小时以上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就能获得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考生们青春年少,正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应对区区考试何须借助功用可疑的药物?那些名目繁多的“聪明药”和“营养水”可以休矣。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