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琴纳
中国古代医学发明人痘接种术
吹响消灭天花的号角
天花,一种古老的疾病,一个曾令人谈之色变的瘟疫,中医称之为“痘疮”。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天花先后使5亿人失去了生命。
中国首先发明人痘接种术
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为征服天花,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努力和探索。在“以毒攻毒”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古人发现,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得过某种传染病,他在今后可能就终身不会再得,或者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再得,即使得了,症状也可能比较轻,不至于死亡。“以毒攻毒”就是预先给一个人接种这种有毒的致病物质,他就可能获得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于是,一种大胆而有效的人痘接种术,出现在古老中国的大地上。
国际上一般公认的人痘接种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公元10世纪,但据中国的一些史书记载,种痘始于唐朝。只不过当时种痘只是在民间秘密流传,没有公布于世。1661年,随着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的康熙执政,人痘接种开始从民间走进皇宫,种痘术开始在全国得以提倡和推广。
人痘接种术传向全世界
1706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殷宏绪,通过送礼的方法,从中国宫廷医生那里搞到3个人痘接种的处方,他通过这3个处方,向西方人全面介绍了中国的人痘接种技术。
其实早在1688年,俄国就已派医生来北京学习人痘接种。回到俄国的医生们,很快把人痘接种术传到了土耳其。1717年,蒙太古夫人跟随担任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丈夫,从天花流行的英国到土耳其赴任。她发现土耳其人故意让一些孩子接触天花病人的衣服或用品,这些孩子会感染天花,但一般症状都不重,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一生就不会再得天花了。
1718年3月,蒙太古夫人让大使馆医生为她年幼的儿子接种了人痘。1721年,返回伦敦的蒙太古夫人开始积极宣传人痘接种术。
18世纪60年代以后,接种人痘在英国以及整个欧洲变得日益普遍。
琴纳发明种牛痘防天花
人痘接种保护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被接种的人仍然有2%的死亡率。一个名叫爱德华·琴纳的英国医生,决心要找到一种比接种人痘更安全的方法。
1773年,琴纳回到家乡伯克利开起了诊所。一天,一位来看病的挤奶女工和琴纳谈起种痘的事情。这位女工用轻松的口吻告诉琴纳,她得过牛痘,因此就不会染上天花。
牛痘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就很容易被感染。通常,人感染牛痘大约经过3至4周就可以痊愈,没有别的不良反应,更不会因此丢掉性命。
在人痘接种术传入英国70多年后,琴纳发现人类可以用牛痘来预防天花。
牛痘接种法传回到中国
公元1805年,清嘉庆十年,从中国传出去的人痘接种术,经过改良成为牛痘接种法,在世界转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据考证,1805年,一位名字叫哈威脱的葡萄牙医生,将牛痘疫苗从马尼拉带到了澳门。此后,英国医生亚历山大·皮尔逊,又把牛痘疫苗由澳门带到广州。为了在中国推广牛痘接种,皮尔逊撰写了一本《新订种痘奇法详悉》的小册子。后来这本小册子传到了朝鲜和日本。
还在牛痘传入中国之初,中国就有人积极参与了牛痘的接种和推广,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邱熺。邱熺,字浩川,广东南海人。1805年,邱熺在澳门经商,当牛痘接种法传到澳门的时候,他就在皮尔逊手下帮助皮尔逊种牛痘,并掌握了这个技术。邱熺将十几年间种痘的方法和经验详细记录,写成了《引痘略》一书,牛痘接种很快就被国人接纳了。
全球送瘟神
1950年1月至8月,中国境内天花患者仍然有44211例,分布在全国广泛的地域,这一年,因天花而死亡的有7765人。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作出在全国各地推行普遍种痘的决定。到1952年,全国各地接种牛痘达5亿多人次。
1966年第19次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开展全球性大规模的扑灭天花运动,并通过了消灭天花的决议。
1977年10月26日,全球最后一名天花患者,索马里炊事员阿里·马奥·马丁被治愈。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危害人类数千年的天花已经被根除。据央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