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公开招录公务员中,黄红、岳太杉、郭华东3人在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后,却因“性格内向”、“ 协调能力弱”、“年龄太小、工作时间太短”等“岗位匹配度不够”的原因,分别被取消录用。(5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岗位匹配度”是很专业的名词,在百度中都找不到具体的名词解释,用来作为公务员录用的最终认定标准,是一个“妙招”:“反正你不懂,我说不匹配就不匹配。”这样,为应对即将出现的舆论热潮,打下一个坚实的“伏笔”。
公正是公考的生命线,笔试、面试、体检都能用分值和统一标准给出公正的评判,而“岗位匹配度”这个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靠人的主观评判,匹配与不匹配都由考察者“自由裁量”,这种裁量无标准、无刻度、无标尺,是典型的“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在考录公务员中将“岗位匹配度”作为最终认定标准,有失偏颇。仅通过一次例行考察就给出判断结果,极不严谨,很难服众。
不能把公正视为无物,把公招当作儿戏,想当然地加入考录标准,翻新式地推出考录新招,更不能在公考中揣私货、动私心、谋私利。
当前,公众急需知道“性格内向”被取消录用的前因后果,其中有无“猫腻”、是否夹带“私货”,都需要一个公正结果,否则,各种猜测和假想、谩骂与攻击会迅速红遍网络。在这个时候,青海保监局及主管这次公务员招录的上级部门,不能失声遁形。(潘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