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绍兴一群老年玩友报了一个旅行团去云南旅游,为了避免购物,老人们挑选的是纯玩团,为此每人还多交了几百块钱。老人们最后一天到了昆明即将返程时,导游发话说“七彩云南”商场是政府规定旅行团必去的地方,要大家好好配合,并称:“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
(5月3日《京江晚报》)
导游雷语滚滚,游客郁闷连连。这名导游以涉嫌人格侮辱的雷语挤对刺激游客购物,伤了游客的心,扫了游客的兴,败坏了导游群体和旅游景区的形象,着实让人愤慨。
导游逼游客购物的劣行由来已久,相信很多游客都曾有过被导游软磨硬泡逼着购物的经历。有的导游使出浑身解数,在购物前极力宣传鼓动,或打感情牌,或打威胁牌,或打刺激牌,或打苦肉牌;在购物现场则陪同监督,如果游客购物多,导游就笑逐颜开,对游客阿谀奉承,格外热情;如果游客没有购物或购物少,导游就冷言冷语,轻则讽刺侮辱,重则降低服务质量,给游客设置障碍,甚至有个别导游还对游客实施暴力。对导游逼购的乱象,游客怨声载道,有关部门也多次治理,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导游逼购乱象的背后是导游的劳动管理乱象和收入分配乱象,有相当一部分导游是无固定单位、无底薪、无保险的“三无”人员,一家大型旅行社的负责人透露,大型旅行社自有导游(旅行社负责缴纳五险一金)一般占该旅行社所用导游的50%以上,也就是说,仍有相当一部分导游是临时聘用的。
很多小型旅行社则几乎“不自己养导游”,全部是从导管中心或社会上临时聘用导游,没有给导游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另一部分有保障的导游也大多只能从旅行社领到底薪。
导游属于“吃青春饭”的职业,这种劳动保障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让很多导游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和稳定感,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很难产生责任感,也就少了很多顾忌,不能在提升服务质量、维护游客权益和旅游形象方面多费心思。而逼游客购物获得回扣提成尽管表现形式恶劣,让人厌恶,却是导游的主要乃至全部收入来源,这是一种客观无奈的现实。
怎样才能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导游逼游客购物的现象?以法律手段加强封堵自然是一种方法,但还应该正视导游的生存现状,合理疏导。
前段时间,海南三亚一家旅行社的麦先生曾在网上发出呼吁书,欲联系其他导游一起状告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他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导游的生存压力非常大,导游们都希望能有稳定的收入、有社保,“只有这样,我们在带游客时,才不会老想着如何从游客身上赚钱,而是认真把本职工作做好,为游客提供好的服务,让游客在海南能玩得开心。”麦先生的话代表了很多导游的心声,也给导游业的规范管理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其实,“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这句雷语不仅给了游客压力,也给了旅游、劳动监管等部门压力,这些部门也该上点火,抓紧完善导游的劳动保障机制,合理调整导游的收入分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