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计划上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知音》通过大量复制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与精英文化形成对垒,占据广大农村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知音》长期传播欲望故事并侵犯名人隐私,缺乏媒体的社会担当,不应该被批准上市。
(5月3日《北京日报》)
可以预见的是,《知音》上市,或将成为继从事“活熊取胆”的归真堂上市风波之后,又一争议性大、反对者众的上市事件。
从经济与经营的角度来看,《知音》杂志以及其背后的知音传媒集团上市,本不应该存在争议。作为经营实体,知音传媒集团与其他经营实体一样,都有着利润的追求本质。上市可以更好地发展,发展后可以扩大规模,将杂志进一步推广。
问题的关键在于,《知音》上市是不是可以完全以“圈钱”为目的?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的质疑与反对也并非没有道理。一方面,从《知音》1985年开办到如今,都坚持着“复制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的主题,这难道就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吗?另一方面,《知音》长期以情感纠葛、出轨、婚变、类暴力、类色情等边缘性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其所传播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是否违背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是否对社会公平、正义、文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或许,存在和供应是因为意识与需求。《知音》的受欢迎,有着读者众多这个客观原因,但作为一家文化类企业,知音传媒集团,是否应该淡忘或者放弃主流文化价值与观念的传播责任,而以相对丑恶、暴力与色情的内容,以违背伦理、情感以及侵犯名人隐私等为卖点?是否应该始终走在社会与法律的边缘,利用人们的猎奇、猎艳心理而大肆“圈钱”?
其实,略有判断能力的人,打开《知音》,就不难发现,其中的故事,都存在着虚构的成分,有的纯粹就是胡编滥造。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呢?这是一些人猎奇、猎艳心态的作怪,但更让人纠结的地方则在于,一些传播正义、宣扬美好、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主流文化与杂志,在改革的大潮中,未能很好地坚持与发展,出现了衰落之势。比如曾影响好几代人的《青年文摘》《读者》等。所谓“你弱我就强”,主流文化流失的市场,《知音》又为什么不占据?
《知音》上市,是文化领域的一件好事,但若是《知音》坚持走其低俗路线的风格,上市或许就是中国文化的一场灾难。就此而言,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的反对,折射出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健康与向上以及广大读者对主流、健康文化与杂志的渴望。对此,计划上市的《知音》需要反思,但该反思的,却又不仅仅只有知音集团,还有其他相关文化企业,甚至中国的各级各地文化管理部门。你们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什么,为中国文化传播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