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旗营在镇江驻扎后,旗人的家属也随之到了镇江。清顺治年间京口旗营重兵驻扎时,营内有人口9000多人,经过道光二十二年和咸丰三年的战事后,人口锐减,到光绪年间时,营内只有6000多人。纵观之,旗营的人口不算很多,但旗营中的人文风气受到当地汉人的影响后,出了不少文人,反映了满蒙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的成果。
马背武将也能吟诗弄赋
这些京口旗营中的文人同当地文人一样,足迹遍及镇江秀丽的山水之间,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镇江的风土人情,流传的作品丰富了镇江历史文化的宝库。其中,不少马背上的武将,放下马鞭后,竟然也能吟诗弄赋,书画俱精。如左翼协领伊成阿,汉姓刘,字退斋,他同汉人一样通经史,善书法,写得一手好诗,著有《宴如草堂诗集》。诗人达春布,汉姓石,字客山。他的诗有中晚唐诗人的风格,如《卖菊》句云:“风雨一肩秋。”又有《客至》句云:“野蔬供客鉏诸葛,村酒呼童买百花。”当时称之名句。著有《客山诗存》。
诗人清瑞是京口旗营诗人中写诗最多的人之一,字齐山,正白旗人,汉姓艾。《京口八旗志》卷上文苑中称之“好故能诗,往往自出新意”。如《京口竹枝词》云:“城头看厌真山好,对岸河泥看假山。”《金陵怀古》句云:“英雄儿女千秋泪,聚作秦淮向客流。”被时人称作“情韵特佳”。他的《寻芙蓉楼故址》诗写得不错,“飞楼缥缈已无踪,极目高城锁乱峰。落日平原秋牧马,连江寒雨夜闻钟。橹声欤乃吟边过,客路苍茫画里逢。几度欲将遗址觅,不知何处采芙蓉。”曾受到镇江诗坛的赞誉,被选入汉人编的多种诗集中。
也有的诗人琴棋书画俱精,以练武之身拥有与汉族文人一样的气质。如“燮清,汉姓项,字秋澄,蒙古奈曼氏正黄旗人,附生,以军功保知县。好诗工棋精书画,尤善鼓琴,多弦外之音,曾携琴登北固山,坐临江亭,抚弦独鼓,而江水汩汩与琴声错杂,闻者不知其为琴声、江声,而燮清旁若无人,萧然自得,著《养拙山房诗抄》二卷。”
旗营文人与当地文人诗歌往还
还有的旗营文人与当地文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经常诗歌往还。过去在城西的银山上有一个萧爽阁,不知建于何时。到了清乾隆年间,这个萧爽阁开始热闹起来,来往的游人比较多。那时阁中的僧人叫露芳,字本悟,原来是京口旗营中的一个旗兵,因性格豪爽,不喜欢被管束的生活,就到银山的寺庙中做了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此人不仅通武艺,本身的学问也不错,诗文有功底,书法有逸趣,著有《萧爽阁诗钞》。这个僧人平生的一大乐趣是喜欢结交文人,赏月的时候常邀当地的名士到阁中聚会,一起观光,吟诗助兴。
当地诗人和露芳之间的唱酬不断,为萧爽阁添过不少趣事。有一次诗人鲍皋月夜留宿于此,写了一首诗送给露芳,叙述了他当时的心境。诗云:“半峰藏绀宇,片月浮银屏。江海无边白,林峦太古青。鸟依香阁住,虫倚石床听。福地真萧爽,高眠梦未醒。”
书法家王文治也喜欢阁中望月,面对月光如水的银山风景,不由他不发诗兴,于是僧人露芳的诗夹子里又多了一首“海天万里此凭阑,丈室灯微滴漏残。云起忽兼春树断,楼空不尽暮江寒。久怜伏枕违巾舄,可信飞仙有羽翰。夜半谁家歌水调,拂衣真欲问渔竿”的诗。
僧人露芳还会推出一些文雅美事,增加聚会的乐趣。他曾借萧爽阁出新的机会,把诗人张石帆、李琴夫、黄月波、殷石琴等邀请来,共同庆祝阁的新颜。因为“无钱沾酒醉陶潜”, 朋友相会时无法开怀畅饮,于是代以赏梅为乐,博取雅趣。照露芳的说法,“梅花为我留佳客,时送清香入破帘”,看来阁外怒放的梅花之香还真是值得玩味的!
兄弟联手、父子同业的书画家不乏其人
京口旗营中还出过一些能书善画的人。如镶蓝旗佐领良智,汉姓怀,字穆腾。喜欢读书,终日手不释卷,尤精于清文及书法,后来的当地学者得其片纸珍如拱璧。右翼协领全亮,汉姓柏,字邃庵,精于绘画,善画蝴蝶。80岁时犹勾缕工细,绘出的蝴蝶栩栩如生。正白旗佐领宝书,汉姓张,字履素,工书法,能作诗,善写生,他的画法师从黄石屏,所绘枯荷尤为出名。胜昌,汉姓施,字琴夫,京口驻防,蒙古人。工书画,博雅嗜古。他的书法酷似笪重光,画法专师周镐。
另外兄弟联手,父子同业的书画家也不乏其人。如国济,汉姓柏,字作霖,蒙古正白旗人,工绘画,笔墨润洁,松猴尤精,他曾师从浙江唐翰门下,得其技法。他的弟弟国英,字子才,增生,也精通诗文辞赋,工小楷,善画梅,自号梦梅居士。著有《梦梅吟稿》《浙杭纪游漫稿》。
还有文熙,字子和,汉姓刘,蒙古镶红旗人。善书画,以绘蝴蝶最精。他的弟弟文蔚,字子贞,亦精画蝶。文熙的儿子彭庚、彭年,皆承家学,一个工书法,一个精绘画。文蔚的儿子荣、魁、家,不仅能画蝴蝶,还兼工花鸟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