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查处毒胶囊,有没有漏网之鱼?

发布时间:2012-05-01 08: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针对郑州市郑上路麦田旁大量空心胶囊“投河自尽”一事,昨天上午,当地药监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据称,郑州市没有一家生产胶囊壳的厂家。记者从现场垃圾堆中找出一张名片,名片主人为“浙江省新昌县平安胶囊有限公司郑州销售部”经理历某。截至昨天下午4点,药监部门拉网式清查事发地村内小企业、作坊等工作完成,未找到制假、产假的制造点。

  (4月24日《大河报》)

 毒胶囊围剿战硝烟弥漫,成果不断扩大。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已有7家涉案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落网,它们暂时不包括刚刚从郑州野外垃圾堆里被揪出的这家“平安胶囊公司”;已有7700余万粒毒胶囊被查封,它们同样不包括这批主动“吐”出来的遗弃胶囊。

 浙江平安公司与遗弃胶囊之间有没有瓜葛,乃至究竟有没有染指毒胶囊?帽子不能随便扣,毕竟手上目前掌控的只是一张纸片,而不是逮的交易现行。但这家企业的属地背景无疑相当敏感,它的业务名片也是出现在一个更加敏感的事发现场。

 有关郑州遗弃胶囊的品质,契合当前时势,尽管这种“投河自尽”的怪异行为信号强烈,但它们究竟是不是毒胶囊,由于尚未经过技术检测,暂时无法确认,在执法人员口中也就成了分寸拿捏得当的所谓“疑似伪劣”。因此,“一揽子”推进本案查处工作,当务之急是尽快对胶囊材料进行成分检测,验明正身,锁定涉毒证据。

 至于“疑似毒胶囊”的来源出处,我们看到,当地监管部门已经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对事发地的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面广量大的拉网式清查,却无果。这个结果其实应在预料之中。没有谁会坐以待毙,胶囊扔出去之后,剩下的就是打扫“窝点”,这比扫地难不到哪里去。

 警方已经介入了,查处“无名胶囊”也总不会比查“无名尸”还难。毕竟做贼心虚,仓促之下当事人难免手忙脚乱。厂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一应俱全的那张名片,不经意间已然成为一张“珍贵的纸片”。只要用好这个重要线索,定能让当事人的“投河自尽”弄巧成拙,反成“自投罗网”。

 目前来看,确认“疑似毒胶囊”来源应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它是不是浙江“平安胶囊”的跨省流入,如果是,那么“黑榜单”的企业数字就该由7升为8了。与之同时耐人寻味,连日来,在对毒胶囊重灾区浙江省新昌县予以大兵压境的彻查势头下,若非“节外生枝”,平安公司何以险些成为一条漏网之鱼?这样的漏网之鱼究竟有没有?

 “来源”的另一层意思指拋弃胶囊的直接作案人,也就是当地猫着腰、从事假药品生产的不法之徒。不要看这伙人平时胆有多大、又有多狡猾,一旦被真刀真枪地法办,互相咬起来比谁都勤快。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应该不会费太大的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常值得我们严重关注的倒是,此番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这批遗弃胶囊经过当地小作坊捣鼓成假药之后,转手将可能流向何方?那些曾经的假药又已流往何方?毒胶囊流向地下假药生产窝点,难道仅此郑州孤案一起?

(作者:黎明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