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谁迎赵声灵柩返镇江

发布时间:2012-04-30 07:59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辛亥英烈、黄花岗起义领导人赵声,字伯先,号百先,谱名毓声,又名雄愁子、宋王孙、葛念慈等。1911年赵声在香港病逝后,初葬香港茄菲公园附近山巅,碑曰“天香阁主人之墓”,后来民国政府将其迁葬镇江。那么,是谁去香港迎回赵声遗骨的?

 笔者查阅资料,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赵声大弟赵念伯(谱名赵毓驯,亦名赵磬,字驭六,后改名赵念伯),还有一说是幼弟赵翊三(原名赵馨,后改名赵光)。

 柳诒徵先生的《赵声传》说,“民国元年君弟念伯绍君志,领镇江军,积功授少将,迎遗骨归葬于镇江之竹林寺”(1958年5月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油印本)。1912年4月27日《申报》6版刊登“今者共和国成立,孙中山先生特命其弟,现充驻镇进行队旅长赵念伯君往迎骸骨”。而5月20日《申报》6版又有“前已由孙中山先生派委其弟赵翊三君赴香港迎迓烈士灵榇,以便归镇安葬,藉妥毅魂。”

 同样是《申报》,在一月之内前后报道却不一致。笔者认为,似应以后者为准。

 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辑的《孙中山全集(第二卷)》,有《令广东都督派员迎接赵声烈士灵柩文》,“兹派赵光等赴港迎烈士赵声君之灵柩,归正首邱。仰该都督届时派员妥为照料,并照会港政府,及港中绅商一切知照,以慰英魂。切切。此令”(此文原载《临时政府公报》第四十八号,出版日期1912年3月26日)。

 可见,在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决定派遣赵翊三去香港迎灵。如按礼法常理,迎灵期间,镇江家中的一切事务,必由大弟赵念伯主持,如筹备追悼会、择地安葬等事。

 《江苏省志大事记》载:“1912年5月18日,孙中山派赵声(伯先)胞弟赵翊三赴港将赵声(1911年3月29日广州武装起义总指挥)烈士灵榇护送回乡。”

 《镇江市志大事记》载:“1912年5月18日,孙中山派赵声(伯先)胞弟赵翊三赴港将赵声烈士灵榇护送回乡。”

 上述两志,人名虽无错讹,但表述仍欠严谨,因为5月18日是赵声灵柩抵镇时间,而4月1日,孙中山已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故可改为“赵声(字伯先)胞弟赵光(字翊三)等奉临时大总统令,将烈士灵榇迎送回镇。”

(作者:裴 伟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