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吊丝”一词很火,眼花缭乱之外,两三天内,我在上班时间已经接到数位致电报社的家长,郑重要求不要刊登“吊丝”一词,因为无法向孩子解释。而我毫无准备,拿着电话,也一时语塞。
“吊丝”其意如何,上网一查便知。细究字面,这个词是个难听的粗口,但若有耐心看完它的若干演绎,会发现在传播过程中,它已经发生变异,正在变成一个社会学词汇。它既形容了以“矮矬穷”为特征的一类年轻人,也成为掩饰失望于现实的一种“自嘲”。
在粗口之下,它更多的是对“拜金时代”和“阶层分化”的无奈。它是“解构时代”的又一产物,恶搞色彩远远大于本义,与“伤不起”,“Hold不住”等词汇气质相通——只是这个词,字面实在不雅。
所以我能理解家长们的为难。不过,我以为刊不刊登“吊丝”,与如何向孩子解释“吊丝”其实是两码事。媒体刊不刊登“吊丝”,或者如何看待处理类似词汇,是报纸自我风格定位与气质选择。
而如何向孩子解释,或者说向孩子解释还是不解释,一则属教育范畴。解释,很为难。你要回答“吊丝”的本义与引申义,要解释它的传播过程,还要顺带解释“2B青年”“苦B”“高富帅”一串“专业”词汇。不解释,也很为难。报纸上不登,网络上会登,家里不出现,学校会出现,今天躲过了“吊丝”,明天还要出现“黑木耳”……
我倾向于尽己所能,知无不言。不是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与孩子共同探讨——这样的词汇,本无正解。字面意义,引申意义,社会学意义,你知道多少,告诉他多少,你不知道的,告诉他可以在哪些可以信任的资讯上去查找。不要以为他们太小不懂,告诉他们,他们以后会懂。而且,告诉他们,他们会慢慢发展出自我过滤的能力。不要怕涉及粗鄙的东西,粗鄙的东西就在他们周围,只需要告诉他们真相即可。
我们不能改变的是,如今的孩子已经处于一个网络时代,他们成年后的童年记忆,有一部分就将是这些红极一时又迅速冷却的网络流行文化。在网络中自我生长的能力,也将是这一代孩子的成长必备。(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