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忆名城书法家许图南

发布时间:2012-04-28 09:54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图右为许图南(资料图)

 一个世纪以来,名城镇江文脉渊深,书坛上人才辈出。作为诗人、学者和书法家的许图南先生,曾在镇江书坛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许图南先生是镇江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书法家,江苏兴化人,生于1911年,卒于2001年,名荫鸿,字图南,号舍北。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颇多涉猎,与传统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图南先生擅长于行草,他的书法,融古通今,风格隽秀,劲健挺拔。诗文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杂志,撰写的楹联、匾额散见于大江南北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湖光山色之中。

 许图南的书房,名曰“夕照轩”,位于镇江市中营的巷子里。“夕照轩”里充满着浓浓的书香韵味,他曾在这里静思、体悟、挥毫,浸淫于碑帖之间,在书法的意趣中,用质感的线条体现出他生命的律动。

 许图南先生的才学,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闻达于镇江。当时的许图南先生携一支毛笔,被邀请进镇江工商巨子陆小波家中,成为他的秘书。镇江是一座散发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城市,那时的许图南先生闲暇之余,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焦山的碑林之中。他手追心摹,在研习“大字之祖”《瘗鹤铭》等碑帖之后,受到中国古代书法家天然成趣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开启了他学书有所体悟的初级阶段。

许图南作品

 长期反复临写《瘗鹤铭》、《米芾<观山樵书题记>》、《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石刻名作,他又以“二王” 名帖为根本,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诸名家名帖为枝叶,进行研习。他对郑板桥“六分半书”的书体情有独钟,用功最勤。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由于一时买不到宣纸,他就用毛笔蘸着水在院子里的石板上书写。他的书作放笔挥洒,技巧娴熟,他不囿于某家某帖,字里行间的动静相宜。在他看来,书写“行”的过缓失之于活泼灵动;而“行”速过快,线条力度难以把握好节奏。疾缓有序,才能达到艺术的最佳境界。

 品论中国书法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字如其人”。所谓“字如其人”,就是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后世据此,评书必兼论作者人品。许图南先生堪称楷模。许多同道这样评价他:“敏于行而讷于言,宽于人而严于己。”他外在沉静,内心却奔放激越。他虚怀若谷,从不轻狂,同道之人多乐于和他交往,他的书房“夕照轩”时常高朋满座。他的书作可谓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可贵的性情铸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审美取向,他的书作不求多,而求“精到”,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艺术成果上得到验证。

 我与许图南先生相识于一九九三年夏天,那时,我多次去“夕照轩”拜访图南先生。先生听力不佳,带着助听器,但诗才极为敏捷,引经据典,脱口而出,让我叹服。有时他片刻就能吟诵出几首诗来,我感觉先生诗兴倚马可待。我与他数次的笔谈,领悟到的是他深厚文化底蕴。……我冒昧地请他书写一幅墨宝,先生欣然应允,后来他书写了一幅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见左图)赠我。

 书作笔笔力道,骨势通达,淋漓酣畅,气势贯通,整个作品一气呵成。那线条的流动,那通篇的韵味、氛围,让我赞叹。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作为一代文化名人,许图南先生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令我感动。

 王晨沛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