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文化舞台不论大小

发布时间:2012-04-12 07:15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的图书馆,你去过吗?

近四成受访者从未参加过社区文化活动

 

 ●调查提示●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让居民广泛参与其中,拉近彼此的距离。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如何?本期调查围绕此话题展开,共收回纸质问卷123份,245名网友通过金山网、镇江网友之家参与调查。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所在的社区有文化设施,近四成受访者从未参加过社区文化活动。

你所在的社区有文化设施吗?
 

你所在社区的文化建设有哪些?

 有无文化设施?

 近六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社区有文化设施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你所在的社区有没有文化设施?58.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社区有文化设施,26.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社区没有文化设施,而14.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你所在社区的文化建设有哪些?调查中,表示社区里有广场健身舞的受访者有42.9%,社区里有自建图书室、图书馆的受访者有12.5%,社区里开展各种文化、趣味协会组织的受访者有22.4%,22.2%的受访者选择其他文化项目。“广场健身舞是现在参与最广泛的一种社区文化。”家住江滨新村的章奶奶退休后热衷参与各种社区活动。每天吃完晚饭,她就和几个老朋友一起来到社区广场上带领大家跳广场舞,从自编自学,到教会大家,每支舞都凝聚着她们辛勤的汗水,“这种形式非常好,大家都是邻居,聚在一起既增进感情,又锻炼身体。”

 参与热情如何?

 近四成受访者表示从未参加过社区文化活动

 对于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显示,参与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32.1%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社区文化活动,38.8%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参加过社区文化活动,而29.1%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效能如何?46.2%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好,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28.7%的受访者表示一般,因为参与性并不高,而25.1%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镇江尹阿姨在同事的鼓动下,前段时间也开始参加社区活动,“有时候组织集体学习,有时候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尹阿姨家住宝塔路街道凤鸣新村社区,刚刚退休的她,忙完女儿结婚后,闲在家里没事。在同事的带动下,她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认识了很多邻里,平时只要有空,大家就会聚在一起,“社区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我们的业余生活很充实”。

 有无建设必要?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文化建设

 对于社区开展文化建设是否有必要,64.8%的受访者表示社区有必要开展文化建设,28.9%的受访者表示社区没有必要开展文化建设,而6.3%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在镇江市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雷先生和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因为自己和妻子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在家陪伴老人和孩子,雷先生积极鼓励父母带着孩子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在雷先生看来,中年人大部分时间都围绕工作、学习,而文化娱乐范围也多在咖啡厅、KTV等,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到社区图书馆读书学习,而老年人和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应该针对老人和小孩开展更多有益身心的社区文化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

  配图:谢志斌  本报记者 曾海蓉

 相关新闻:

 
这家图书馆,读者真不少!
——江滨新村社区图书馆见闻

 金山网讯 在镇江市江滨新村里,有一个幽静的院子,院子里树木郁郁葱葱,小二楼式的建筑古色古香。远近居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各国风光,可以知晓天下大事,这里就是江滨新村社区图书馆,光顾这里,成了不少社区居民每天的“必修课”。

 “每天都来这里看报纸,日报、晚报必须看一遍,其他的期刊也会翻翻。”昨天记者在江滨新村社区图书馆采访时,家住东吴新村的孟大爷正津津有味的阅读当天的报纸,他告诉记者,除了家里有重要的事以及每周一图书馆馆休,自己几乎每天都会风雨无阻来看书读报,“每天送完孙女上学,买好菜,就到图书馆来。”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自己已经将图书馆书架上有关养生医学、生活类的书都大致读了一遍,“《家庭养花大全》《食物相克与药物相克》这两本书我最爱看,家里养的花、盆景一旦出现叶子发黄、烂根等现象,我就立即来图书馆请教‘老师’。”他笑着介绍,养花是自己退休后的最大爱好,而由于之前理论经验不够多,所以社区图书馆有关花卉的书籍,成了自己最好的老师。

 环顾位于一楼的图书馆借阅区,靠北面的是儿童书籍借阅区,南面是上网、借阅以及盲人书架。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中外名著,还有医学、法律、人文等各类书籍,另外《读者》《海外文摘》《小说月报》等杂志也一应俱全,就连时下深受部分年轻人喜爱的“盗墓”系列图书在书架上也有不少。

 “每期都有的,以前我都自己买《小说月报》回家看,现在可以到图书馆看,还可以借回家看,很方便。”记者恰巧遇到了前来还书的市民林女士。她介绍,由于工作忙,平时没什么时间泡图书馆,但每月都会来借些书回家看,自己在社区图书馆办了张借书证,免费就能读到最新的好书,“方便又实惠!”

 江滨新村社区图书馆馆长戴其菁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文化网点,该图书馆坚持文化惠民的宗旨,目前馆内藏书30000余册,平均每天来借阅图书的有40人次左右,“看书不需要证件,如果要借书回家看,则需要用身份证办理一张借书卡就可以,不仅仅限江滨新村的居民,不住在这里的市民,也可以借阅。”

 戴其菁说,儿童借阅区原本一到周末,孩子很多,不过现在的家长更注重带孩子上兴趣班,周末过来看书的孩子少多了,“每天来看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退休的老人,借阅的人群集中在中青年人。”

 戴其菁介绍,馆藏的图书,还经常在四牌楼街道其他社区图书室进行“图书漂流”,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让其他社区的居民共享文化惠民的成果。

  (记者 胡冰心)

家门口的图书馆

我市第一家社区图书流通点落户京口区米山社区

 

 金山网讯 “这个地方多好啊!”当笑容满面的米山社区主任张元华将一本本墨香四溢的书递到社区居民莫大爷的手中时,莫大爷的内心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以后又多了一个去处。上月底,镇江图书馆和大市口街道米山社区共建的市区第一个社区图书流通点正式投入使用。

 “建立社区图书流通点,就是为读者提供就近文化服务,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丰富优秀的馆藏资源。”为了社区图书流通点的正式开通,早在一个星期前,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他们针对社区老人和儿童比较多的特点,精心挑选了包括法制、科普、廉政文化、健康养生、文学小说、少儿图书等在内的400余册图书送到米山社区,以丰富社区阅览室的图书资源,帮助社区将阅览室建设得更好。

 镇江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图书馆近期还会为米山社区图书流通点安置报纸杂志架,并提供适合各阶层各年龄段读者阅读的各类型杂志报纸百余册,还将对社区图书流通点提供人员辅导,培训等内容,根据社区需求,定期不定期更换图书种类。

 “今后,我们希望通过社区图书流通点这个平台,实现全街道文化资源共享。”大市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赵秀红告诉记者,目前大市口街道有12个社区,每个社区都建有一个居民阅览室,街道将针对不同社区的居民读书需求,不断拓展图书来源渠道,满足各行各业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将知识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各社区教育服务站,“把‘阅读’的薪火送入千家万户,以‘知识’力量培植城市文化基因。”

  (丁毅 蒋永 景泊)

社区图书室期待走出尴尬

 金山网讯 作为“家门口的图书馆”,社区图书室确实方便了居民,但记者发现,社区图书室普遍人气较低。有人建议,社区应该多举办活动,活跃图书室气氛;有人建议,社区之间可以定期组织“书籍大搬家”活动,以弥补藏书不足等问题。

 镇江市区每个社区都拥有一个属于本社区的社区图书室,这些图书室大多在社区办公区域内,但由于书籍陈旧,借阅的人几乎寥寥无几。“我们社区图书室藏书有3000多册,除了单位、市民捐赠的,还有一些是社区出资购买的,虽然一直开放,但来看书的市民很少!”宝塔路街道黄山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图书室受到场地的局限,没有图书馆的宽敞,也没有海量的藏书,所以很多居民对社区图书室并不看好。

 采访中,多个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图书室目前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书本少且旧,由于社区图书室缺乏资金定期购买新书,来看书借书的居民都抱怨书太旧,畅销书在图书室里难觅踪影;一方面,居民的图书资源共享意识薄弱,不少居民家中都有丰富的藏书,但往往只将孩子用旧的课本或一些党建书籍捐赠给图书室,远不能有效地补充满足社区图书室对图书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不少社区图书室只是扮演藏书和借书的作用,而不能成为居民休闲、交流的场所,因此对居民的吸引力比较弱。

  (记者 胡冰心)

 

评论:

文化舞台不论大小

伍斯

 近年来,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不少政策和措施。从文化三下乡到加大对社区文化场所、乡镇文化馆投入,再到“农家书屋”等工程,在镇江城乡大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

 显然,因为历史欠账太多,时代变迁过快,人们需求增长过快,正努力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部分设施尚未建设到位,维护管理尚有欠缺,实际效果与预期尚有差距……

 种种原因,加上大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这些文化设施还有个适应过程。无论是对文化站重新焕发生机,还是对新建图书室等小小文化场所,实事求是讲,持看好预期的群众甚至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并不多。

 场所还不够大,书籍还不够多,设施还不够全,经费还不够足,管理员还不够专业……走进一个个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倾听基层文化工作者和居民群众的说法,这些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声音。因管理和运行不到位,少数基层文化设施甚至成有名无实的摆设。有场所但不常开,有节目但不够贴近,有文化服务但不够合拍,部分基层文化设施在群众眼里正渐成鸡肋,也让一些基层文化工作者感到尴尬和苦闷。

 在大多数人眼里,不少基层文化设施,藏书不过千册,大小不过一两间房,设施非常简陋,似乎可有可无。可是文化舞台其实无论大小,它们总是以各自的优势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或许城乡基层那些小图书室、小活动室难以与市区大型文化设施相媲美,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办到居民群众家门,送文化上门,这不正是其优势所在吗?

 或许这样那样的不足一时还难以弥补;或许未来发展依然是荆棘满路;或许出力不讨好的尴尬还将持续……可舞台虽小只要持之以恒,让文化的软实力在基层前沿的热土上慢慢流淌,其作用和效果又岂是用舞台的大小来衡量。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