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疯狂招商”比想象的更难遏制

发布时间:2012-03-30 08:4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只有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真正建立起来,政府回归服务和监管的本职,把市场的还给市场,“疯狂招商”的动力,才能真正消失

外地车辆发生轻度违章,只纠错不罚款;外地客商由于当地因素造成亏损,由当地政府包赔……因出台一系列“雷人”招商政策而闻名的山西长治市,被指为了追求GDP不讲原则、甚至不择手段。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当地还有“三个三分之一”、“干部召回退回”等更厉害的招商政策。对外界的批评,当地一些干部并不以为然,而对当地的招商大计信心满满;但在当地一些百姓眼里,漂亮招商成绩单掩盖的,不过是一场当地与投资商合谋的“圈地盛筵”。(3月28日《中国青年报》)

“疯狂”的招商,早不是什么新话题了,在我印象里,十多年前媒体就开始对这种行为口诛笔伐,批评一些地方对投资者委曲求全百般逢迎,把招商变成了“招伤”。不过,在强调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的当下,支撑全民招商的“唯GDP主义”不再受到鼓励,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节能环保等约束性门槛也在提高,按说,疯狂招商的需求应该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仍是头等大事。笔者在北京工作,经常接待一些在地方政府任职的亲朋旧友,有不少都是带着招商任务来的。这些人分属不同的部门,有乡镇领导,也有各局委的一把手,甚至与经济事务关系不大的教育、环保、计生等部门,也都有招商任务。无奈咱不认识什么富商巨贾,基本也帮不上忙。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转变发展方式,分蛋糕和做蛋糕一样重要。其实,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投资本是无可厚非,关键是有的地方尤其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方,太过于着急,走得太偏,拉投资、上项目不讲原则、不择手段。一方面是招商部门乱,即使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部门,也有硬性“指标”、“任务”;另一方面是招商政策、招商项目乱,只要来投资,“原则”可以放在一旁,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也能上。环保、规划、土地等原本为投资质量把关的部门,本身也有招商任务,只要一把手一声招呼,执法又怎能硬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在眉睫”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口头上天天讲,但只能“以后再说吧”。

为何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在不少地方,评价部门和干部政绩的依据,仍是最直观的GDP数据。招商任务完不成,干部就可能被召回退回,直接关系“官帽”去留的事,怎能不重视?

除此之外,疯狂招商还因为地方政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过度干预市场和经济事务。一方面,地方政府掌握的经济和政策资源太多,可以对外来投资者许以优惠的条件,包括户籍、加分、法外特权等待遇,甚至敢于承诺企业亏损“包赔损失”。现在,最吸引投资者的,是成本很低的土地转让。另一方面,是某些权力受到的约束不够,乱执法、乱作为,原本应该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监管职能却没有履行好。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界的批评,长治官员回应说,这些招商优惠政策其实被误读了,实际上不但不“雷人”,而且很有针对性效果很好:轻度违章不罚款,可以防止交警乱开罚单;承诺亏损包赔,可以防止地方出台“土政策”为难外来投资者。问题是,乱罚款,不是由于某些部门权力不受约束造成的吗?解决的办法,应该规范权力运行,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赋予投资者以法外特权,制造更多的不平等。

看来,地方疯狂招商的土壤,比想象的还要深厚。只有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真正建立起来,政府回归服务和监管的本职,把市场的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还给社会,不相关的部门特别是监管职能部门不再赤膊上阵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疯狂招商”的动力,才能真正消失。丁永勋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