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是植树的季节。翻阅典籍,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与树结缘”的佳话。
“杏林”。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载:三国时期,福建侯官(今福州)地区有位名医叫董奉,此人医术精湛,乐善好施,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董奉隐居庐山期间,常为附近百姓治病除疾。此人行医有个“怪癖”:治病不收分文,但患者须在其家房前屋后栽植杏树,“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留下了“董仙杏林”的佳话。后世遂以“杏林”代指医生,并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等成语来称颂医生医术高超和医德高尚。
“桑产”。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亮一生为国事操劳,劝课农桑,曾和家人一起,栽种了很多桑树。据《三国志》载,诸葛亮病危时,曾给后主刘禅写了一封遗书,其中有“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之句——一代名相,只给家人留下800株桑树作为全部遗产,同时,也用这份特殊的遗产告诉后人:“依木自养,人神俱安!”
“赐姓”。在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人尽皆知的暴君,不过杨广也留下一些“政绩”,植柳便是其中之一。《开河记》中载,杨广在位期间,令臣民在运河两岸广植柳树,以固河基,“凡植柳者,予绢一匹”。同时,他还亲自挥锹栽植,并“恩赐”柳树为国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待遇”,柳树因此又称“杨柳”。
“封侯”。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给树“封侯”的皇帝。《燕京时餐记》和明《嵩书》中载,朱元璋少时家贫,经常挨饿。一次,饥肠辘辘的朱元璋讨饭经过一个村庄时,看到一棵柿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柿子,于是就爬上树饱餐一顿。当上皇帝后,他没有忘本,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家,要种柿、核、桃、枣等树,“每户初年200株,次年400株,三年600株”“鬻钱完赋,作糊啖之”,并亲封柿树为“凌霜侯”。
“柳官”。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大力倡导绿化,而且亲手在柳州地区遍植柳树。诗曰:“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他还总结出许多绿化的方法和技巧,“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些经验之谈,今天读来,依然有指导意义。
“布荫”。在河西走廊,清末名将左宗棠曾留下了“左公柳”的佳话。史载,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赴任西进时,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遂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侯。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左宗棠率先垂范,公牍之余,携镐种柳。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共植柳26万株,人称“左公柳”。此举一固路基,二防风沙,三限戎马之足,四利行人遮凉。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宗棠严令督导下,竟然形成了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清人杨昌溪赋诗赞之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