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赚玉人(《点石斋画报》)
1890年出版的《点石斋画报》上,有一则“计赚玉人”的新闻,说的是一桩骗婚的事情。
“江西人梁某,侨寓镇江南门内,生有一子一女,子尚幼,女则芳年二十九,姿态嫣然,梁爱之若掌上珠,非得卫玠一流人,未易珠联璧合。”有一天,有一老者看到梁某的女儿,很是惊艳,要为亲戚的儿子做媒。梁某一向势利,听说男家十分富有,立刻同意订婚,对方付了两百元聘金和衣服、金饰之后,梁某选择吉日送女去夫家。第二天,梁某去看女儿,却发现人去楼空,媒人也不见了,这才知道上当受骗,放声大哭。“现已控诸丹徒县,未知如何办理。古云:利令智昏,其梁之谓欤!”
在晚清报刊上,不时能读到一些骗局的新闻。1909年10月21日出版的《民吁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假状元仍被擒回”的新闻:
冒充状元刘伟,沿途招摇撞骗,经前任丹徒县王大令拿获研讯,供认不讳,拘押待质所,听候通详核夺在案。讵料前日刘在押所,忽越墙脱逃。经县差看役,跟追至小街,拘获解署。倪大令当堂讯明,喝责三百板,钉镣收禁。
这个冒充状元的刘伟是如何行骗的,从这则新闻里我们无从得知。当时出版的《图画日报》上,也刊载了一则几乎一模一样的新闻。想来这事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从待质所逃走后,刘伟还是在小街被差役捉住了。不仅挨了板子,而且还被钉镣收禁,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各类骗局,可谓形形色色。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还有骗茶壶的骗子。1909年11月13日出版的《江南日报》上,刊载了一则“防骗茶壶”的新闻:
近来城内外各处,每有被骗茶壶之事,该各失主均以其事甚小,未曾追究。昨天主街口又有骗匪,在该处见一幼童手提茶壶,遂向前托为代送,允与钱文。幸该幼童未受其骗。该骗匪系六合口音,年约三十余岁,面色微黑,身高大。嗣后本城各居民家,如有幼童人等提壶出外,可先告知,俾免受其骗也。
这则新闻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一则民俗资料。只是不知道这些幼童提壶出外,是为茶楼送茶给客人,还是干什么,尚待考证。如果不是提壶出外的幼童较多,也不可能一再发生这样的骗局。
骗子行骗,也并非次次都能得手。1909年12月19日出版的《江南日报》,有一则中年妇人识破骗局的新闻,新闻的标题就是“行诈未成”:
昨晚有一中年妇人,由城内携带铜炉等物件,来至城外,路过支巷口,忽来一人,向前诈称相识,给以铜元一枚,着其将铜炉物件摆下,请代买蜡烛一支,与其同行。幸该妇人尚有见识,知非好人,却之以去,未能上此脱骗之计也。
类似的骗局,在今天仍然不断上演。看来做热心人,还是得多留点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