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蔡奇和全国政协委员盛小云提出保护方言的建议,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调查显示,为什么会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排名第一的原因是“不自信,觉得家乡话土”(63.9%),其次是“虚荣心作祟”(54.5%),排在第三位的是“觉得家乡话难听”(50.9%)。另有48.7%的人选择“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时下,会说方言的年轻人的确不多。但在笔者看来,这与“虚荣心”或者“方言土”其实没有直接的联系,主要因素还是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的普及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统一规范且便于交流沟通的普通话逐步取代地域特征强、晦涩难懂的方言,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就像马车驴车被汽车飞机所替代、刀枪剑戟被飞机大炮所取代,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普通话比方言“高一等”,而方言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事实上,社会现在的方言传承也远远没有到一些专家学者所焦虑的需要“保卫”的程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二、三线城市,方言仍然是交流的“主力军”。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群中,仍然以说方言为主(最起码能听懂和会说方言)。纵然是因为时间的推移,数十年过去,方言真的面临被普通话全面“更新”的趋势,也不必过度担心。
有学者说,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这一点笔者非常认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既然方言植根于地域文化之中,是文化的载体,那么,作为一种地域性的语言,只要地域性的文化内涵还存在,方言就不会消失,不过会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一如钢笔取代毛笔成为社会书写工具的主流,但毛笔书法仍然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消亡,毛笔字就永远不会退出社会舞台。我们不会因为车祸空难发生就拒绝汽车飞机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重回马车驴车代步的时代,同样也不能因为普通话让方言失去了更广阔的市场,就回避和否定普通话对于社会文明的巨大价值,而反过来杞人忧天地提出一个“捍卫方言”的命题。
几年前,曾经有人发出“保卫汉语”的呼吁。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作家王蒙曾发表题为《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的演讲,呼吁全球华人展开一场汉语保卫战。在笔者看来,这与“保卫方言”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终归是一场虚构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