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市场的大葱价格涨到了10元两根的地步,本是平民菜的大葱摇身一变成贵族。中国其他省市也惊现“天价大葱”。在济南的批发市场上,每公斤大葱的价格由去年的2.4元至2.8元涨到6.6元。而零售市场及超市,葱价达到每公斤近10元,甚至更高。(3月19日人民网)
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之后,农产品市场最近又杀出了一匹黑马——“向前葱”。刚刚送走大白菜几分钱一斤田头无人买的价格低谷就来了个十元钱两根葱的价格高峰,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暴涨暴跌越来越频繁。农产品价格频繁玩“过山车”,表面上看是市场无形之手自然调节的结果,但实质上是政府有形之手调控乏力的表现。
首先,对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和结构,政府缺乏有效的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种什么、种多少,虽然政府不能进行强有力的干涉,但不等于不能进行引导。政府可通过及时发布农产品的价格、种植面积等信息,并对相关农产品的价格趋势进行分析,提醒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规避价格风险。但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农民很难找到某种农产品全国种植面积及价格行情等信息,种什么、种多少,完全跟着感觉走,今年这种农产品价格高,较赚钱就多种,那种农产品价格低,不赚钱就少种,这样,市场供应忽多忽少的情况就难以避免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暴涨或暴跌。
其次,针对农产品价格“过山车”行情,政府的调控手段乏力。农产品价格大都属于市场调节价,价格部门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没有多少有效的手段,一般是加强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价格信息,这在防范价格大幅度下跌和遏制价格大幅度上涨方面基本上不会产生实质性作用。政策性储备近几年除在生猪和猪肉方面运用过,在其他农产品上尚未运用过。物价补贴的发放也只缓解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不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由于调控手段的乏力,政府对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多数情况下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
再次,对中间环节的清理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从2010年起,各级政府都已认识到流通环节多、流通环节费用高是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采取了实施“绿色通道”收费、降低摊位费、农超对接等措施进行整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尽如人意,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多、物流费用高的现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平价葱”之所以成为“向前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间环节多,层层加价高;因农贸市场摊位费经营主体性质的复杂,不少地方降低摊位费的措施基本上成了“纸上谈兵”;因涉及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及品质、超市方面的利益等多方面原因,农超对接之路似乎也不太平坦,农民卖菜难和消费者买菜贵的局面没有明显的好转。
农产品是民生商品,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暴涨加重消费者的生活压力,暴跌又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暴涨之后往往是暴跌,暴跌之后又是暴涨。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从长远来说,对农民和消费者都不是好事。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山车”,还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有形之手必须硬起来。佘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