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窗口打开后,国内油价上调预期日益强烈。3月14日,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我的感觉应该调了,毕竟过了22个工作日,现在整个的浮动也超过了10%”。
(3月15日《新京报》)
从中石油董事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来,每次油价上调,或者可以上调油价的时候,其都是暗自欢喜,“偷着乐”的。但与中石油不同,广大消费者一般对油价上调很反感。之所以出现这种石油企业要涨,普通民众却齐声反对的情况,笔者觉得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油价牵动物价,与崔永元一样都觉得“钱不够花”的民众,当然不希望看到油价上涨。一方面,石油产品作为一种燃料,其价格本身就是物价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石油无疑是最基本的出行、生产与工业原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价格是物价的晴雨表。石油产品涨价,往往会有连锁反应,会带动相关产品的涨价。
二是油价上涨到底谁说了算。从表面上看,油价调不调,是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浮动情况而定。但事实上,中国油价的上涨,给人的感觉是个别人、个别企业所决定的。比如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就表示:“我的感觉应该调了,毕竟过了22个工作日。”如此调高油价的态度,又岂能让消费者心服?
三是垄断国企为什么就不能适当让利于消费者。我们知道,石油企业是垄断经营的,于是有了“一言堂”、说一不二的气势和地位。国际油价波动一般也有周期,涨了又会跌,那么在国际油价涨的时候,石油企业为什么就不能出于不与民争利的思想,适当承担一部分价格压力?每次涨价都是压力很大,但到公布利润的时候,数字又是“相当地”吓人。而本归属于全民的利润,其去向却不被民众所了解。这又怎能不让人纠结?
距2月8日上调油价已经过了一月余,此次油价上调或许已经不可避免。不是说不可以上调,只是,石油巨头们是不是应该在上调油价的时候,拿出一些更充分的理由来,别每次都是拿国际油价说事,每次都是“还没有调到位”、“我的感觉应该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