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镇江的大街小巷传颂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世业洲18岁好小伙季康,为救跳水轻生的女子,不幸溺亡。这几天,本报一直在持续关注,一些人、一些事,引发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引起了一些社会争议。30年前,大学生张华舍身救掏粪老农引发的人生价值大讨论至今仍有余音;今天,我们来讨论季康救人,也希望能引发社会的深度思考,让真理越辩越明,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18岁的季康还未来得及好好品味人生,未来得及孝敬父母,就匆匆离开了。为救一个陌生女孩,付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特别是事后还产生了一些疙瘩,有人质疑:这值不值?的确,就个案而言,如此舍己救人的代价,似乎太过沉重。然而,何为“值”,何为“不值”?弥足珍贵的人性光辉,又怎能简单从付出与回报、谁与谁更应该活着考量。我们相信,危急关头的季康,正如30年前的张华,并没有考虑“值与不值”的问题,他的选择,是善良的天性,是正义的本能,是人性光芒的瞬间迸发。
救人是对生命的尊重,感恩同样也是。面对季康的离去,我们无能为力,但面对深陷哀痛的季康家人,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无论是被救者的感恩,还是社会各界的帮助;无论是温暖的话语,还是物质层面的支持,我们也许只有身体力行,才能体现社会对季康的肯定;只有同样发自人性深处的温暖,才是对季康家人的最好慰藉。
见贤思齐,善待见义勇为者、关心见义勇为者,见证着社会的良心。季康用自身的行动展现了人性最美的一面,面对道德层面的要求、人性深处的思考,固然需要,但相信光明、崇尚正义,用实际行动传达善、传送爱、传递希望,才是对季康精神的最好传扬。同时,职能部门的善后和保障也需要跟上,当社会、制度以及个人的支持都能完善时,见义勇为就一定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