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旧称肩舆。镇江一带的轿子分为官轿、平轿、花轿、素轿等数种。衙门官府用的轿叫官轿,以青蓝布作轿身,体量较大,四人抬轿,并另有四人跟班替换。平轿是民间私家所用的轿子,分为两种:一种为富门商贾的私人轿,以蓝布作轿身,家中雇有私人轿夫;另一种为民间轿,轿身轻巧,供外出拜客、游玩租用。新娘子结婚喜庆时乘坐的是花轿,其轿文华顶西洋盘,轿身绣有鸟兽花卉吉祥图案,四周用红绸扎结,四角悬挂玻璃连珠灯,下坠大红彩球,富丽堂皇。素轿则是丧家送葬出殡时乘坐的,这种轿子四周围以白布,考究者还要在轿上扎白绸球。旧时,人逢婚丧二事,少不了坐轿,常向轿铺租用。
清代,镇江是江南重镇,商铺林立,人丁兴旺,轿铺自然不少。据有关文献记载,清末,镇江城内外的轿铺共有二十八家半。
可别小瞧了抬轿子这一行当,轿夫规矩真不少。旧时,镇江轿夫的管理,通常按地区划归各轿铺管辖。轿夫大都为世袭制,轿夫落铺,必须要给铺主一笔落铺钱。落铺后,要在轿铺所设的竹筒内放进写有自己姓名的竹签,才算是轿铺的轿夫。若有人前来叫轿,则以抽签方式决定出轿者,抽中者的签要放置一边,以使便筒内的竹签都有机会抽中。出轿所给的酬金,轿铺要抽走一成,若轿夫将酬金虚报瞒报,一经查出则会罚唱堂会一夜,并为轿铺内所有轿夫各做一双草鞋。
旧时,镇江轿辅轿夫之间的“等级” 观念明显,等级不同,工钱就大不一样,甚至各轿铺规格的大小、轿铺地理位置的差异、铺主的社会地位高低等,都会直接影响轿夫的名额和工钱收入。因此,轿夫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那时,镇江各轿铺轿夫人数都有一定额度限制,轿夫也有规定的职名,在职者称为“正班”,没有职名的轿夫称为“外班”,正班轿夫的工钱比外班轿夫多得多。
各轿铺正班轿夫的名额有严格限制,每遇空缺,由外班的轿夫出钱递补。出钱的多少,视各个轿铺的生意状况而定。清末,镇江正班轿夫名额最多的是城外天主街内的轿铺,正班轿夫有60名,加上外班轿夫,共计有100多人。该轿铺正班职名空缺时,外班轿夫须出资1两白银方可递补,酒食应酬费用还不算在内。职名价钱最低的是城里小市口附近的轿铺,每个正班职名仅值100文钱,但须请铺主和正班轿夫吃一桌酒席。
从城内外分布状况看,轿铺最多的地方当数县衙、道台衙门等官府周边。这些轿辅一般规模较大,档次较高,不仅轿子多,轿夫多,而且锣鼓吹打乐队齐全。这类轿铺主要承揽官府办事人员外出急用和婚庆大事等租轿事宜。因此,常在轿辅前加个喜字,称喜轿铺。雇主在举办婚事租用花轿迎亲时,一般动用三顶轿子,第一顶为高宾轿,坐的是新娘的弟弟或妹妹,任务是开路;第二顶是花轿,是新娘的专用轿,由四名轿夫合抬,称之为“四抬花轿”;第三顶为送亲轿,是新娘母亲坐的。高宾轿和送亲轿外表为绿色,表示平安如意。新娘花轿则是大红色,表示喜庆吉祥。抬花轿的轿夫要求十分严格,四名轿夫中有一轿头,轿夫必须五官端正,年轻力壮,且结了婚有子女、父母健在、夫妻和睦、聪明能干的小伙子。离过婚、亡过妻、常吵架、爱赌钱、抽大烟的人是绝无资格抬花轿的。
清末,镇江城内红旗口一带的京口旗营,也是轿铺集中的地方。当时,旗营有一风俗,每逢丧葬出殡,各众亲友和女眷须送亡者最后一程。这样,一遇丧事,旗人预订轿子的数量特多,有时一次用轿需数十顶。这时,轿夫不仅吃香,而且工钱也最为丰厚。但旗营风俗又规定,凡蒙满人遇丧事,出殡时一律不准雇用旗营外的汉人轿铺轿夫。因此,旗营内的各家马棚(旗营的一种编制单位),均纷纷自设轿铺,先后成立的轿铺有十八家之多。旗营轿铺轿夫之间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也有正班和外班之分,不过旗人轿夫的正班职名由各棚自定,不如汉人轿铺那样严格。汉人轿铺正班名额的增加,须经各轿铺之间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增加,不能自行其是。旗人轿铺正班缺额后,补缺如同汉人,由本棚外班轿夫递补,但无须出钱。
旧时,由于封建陋习甚多,开办轿铺要懂得很多礼法,虽说隔道礼不同,但也要以雇主满意为上。特别是铺主必须熟礼俗,懂规矩,有礼节,轿头更是如此,因为轿头还要应对礼俗多、爱挑礼的雇主。比如花轿迎亲进门须直对新娘卧室门;新娘上轿须由新郎亲自搭上轿门扣,方可起轿出发;花轿抬入男方须在中堂转三圈,将花轿直对新房门等等。只有轿头向雇主道完喜,说完一大堆喜话后,将该收的轿资收回来,轿子离开主家,这笔生意才算完成。
城内东门酒海街附近的范公桥轿铺规模最小,轿夫最少,轿资也低,且缺少鼓乐队,故镇江人习惯称他为“半家” 轿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