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让雷锋从每个人心中走向行动

发布时间:2012-03-06 0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可以毫不夸张地套用一个句式: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并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高高在上的道德神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

这不是浪漫的抒情和虚无的描述,而是鲜活的事实和温暖的人心。也许,一个案例就可以让人相信这个事实。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许多在押人员也为灾区人民落泪,纷纷主动捐款捐物,要求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他们有的把家里刚刚寄来购买物品的钱捐了出来,有的则拿出了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安徽某看守所一名在押人员身上没钱,他恳请所领导对他少加几次餐,代为捐出一部分钱物。也许,他们做这一切时,纯粹出于人性,丝毫未想起雷锋。可起码在那一刻,我们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雷锋。

人人都可以成为雷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即使他是一个曾经犯过错的人,即使他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是恶人的人。这是与生俱来的人性,这是人作为高级生物、人之为人所具备的特性。只不过,雷锋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表现在行动中,外化为实践,时时处处践行,并持之以恒,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多数人只是将这种善念与善意埋藏在内心,并没有积极落实到行动中。所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雷锋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让人遥不可及的他者,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们自己的一个侧面。

其实,每个人心中的雷锋,根本无须用“在押犯人也会给灾区捐款”这样的事例来证明,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将心比心,我们用心聆听,都能感觉到这种雷锋的存在。

当我们看到朋友受难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揪起来,即便受难的是一个万里之外的跟我们毫无关系的人,我们也会心生同情;当我们看到有老人摔倒时,我们会立刻生出去扶人的本能;当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救人的故事,伟大的老人白方礼蹬车捐资助学的善举,阿里木大叔卖羊肉串儿帮助他人,我们都会热泪盈眶——这种感动,很多并不是被“他们”所感动,而是由于“我们”内心有着同样的道德追求、同样的爱心善意。感动,是源于精神上的共鸣,是我们心中共同隐藏的那个雷锋,被他们的行动“激活”了。

我们与雷锋的差距,与那些“感动中国”人物的距离在于,他们将心中的那份善转化为实际行动,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让善停留在心中。我们今天倡议学雷锋,高扬雷锋精神,实际上并不是学习一个外在于我们的“他者”的精神,而是将那份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善转化为一种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的雷锋,走向现实,变为行动。

我们与雷锋的距离,就是这种从“心”到“行”的距离。雷锋精神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其行动的精神。这个年轻人做过的很多好事,其实都非常平凡:搀扶过马路的老人,对需要帮助的路人施以援手,给迷路的人指路,乐于帮助同事……而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想”,只是在“赞美”,只是让这些善念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没有坚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那些我们推崇的美德和赞美的品质。

今天,我们倡导向雷锋学习,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不是豪言壮语,不是阐释和诠释,而是行动。社会最缺的不是对道德的认知,也不缺对各种精神的理解和标签,最缺的是实际行动。大道理每个人都懂,高谈阔论谁都会,默默地实践并坚持,却不是谁都能做到。道德,不是一种知识,雷锋,不是一座神像,而是一种具体的经验和行动。

今天,我们倡导向雷锋学习,就是要改变过去一种不好的习惯:把雷锋供起来,用最美丽的字眼去赞美他,用最华丽的词去装饰他,把他捧上神坛,供在道德的神龛里,写到教科书里,搬上电视电影,营造一种“我们在学习”、“我们在纪念”的幻觉,然后我们就心安理得地走开。

学习雷锋,不是道德抒情,而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学习雷锋,恰恰就是要让他从电影电视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从教科书的典型里走出来,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行动。

学习雷锋,就是让雷锋从我们心中走向行动。这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这也正是雷锋的伟大之处。从心中走向行动,这需要我们跨越利益的障碍,跨越一种惰性,并跨越那种言行不一的习惯,而成为一种集体行动。

从心中走向行动,还需要我们跨越许多思维陋习。比如,有些人赞美雷锋,只是希望别人成为雷锋,然后自己享受别人做雷锋给自己带来的便利,享受别人成为雷锋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那谁也不会成为雷锋。雷锋的公共道德是一种公共产品,只有每个人都去行动,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才会超越道德的囚徒困境而变成良性的集体行动。

还有,有些人会担心学雷锋会有道德风险,担心被人讹诈,所以不敢扶老人,不敢做好事。这也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毕竟,做好事被诬陷,那只是极个别的案例,多数情况下,做好事的人还是受到了褒奖,好人有好报,即使被诬陷了,最终也会获得清白。真正的善心善意,也不会过度介意这种“回报”。看到老人如果不扶起来,就会良心不安,扶起来,是遵守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是不过度介意外在评价。

还有人会有“做好人会吃亏”的顾虑。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起码雷锋从未有过吃亏感,雷锋是快乐的,行善是快乐的。那种帮助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感,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如果用“物质回报”的思维去衡量雷锋,永远无法得到一个让人平衡的答案。在新时代重提雷锋精神,不正是为了矫正那种过度追求“物质回报”而给世道人心带来的创伤吗?

行动起来吧!践行雷锋精神而不是消费雷锋精神,让心中的雷锋变成现实中的雷锋,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道德的消费者。只有这样,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曹林)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