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谈谈晚清镇江慈善事业

发布时间:2012-02-26 08:02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

 慈善事业,古来就有。及至晚清,近代慈善事业开始萌芽。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的慈善事业呈现出了不少特点,例如出现了全国知名的慈善家,诞生了多种多样的民间慈善组织等。

 翻阅晚清老报刊,里面也有一些镇江慈善事业的零星记载。对于研究镇江的慈善事业发展史,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宣统二年(1910)六月出版的第五期《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刊登了镇江“添设贫儿院”的新闻:

 江苏镇江地方,有个姓王的,名叫西星,深晓得这层道理,曾经在云台山下,创设一院,取名叫做玉英贫儿院。镇江那些贫儿,已经是受福无量了。但是一个贫儿院,总不能收容多数贫儿,终是个缺憾。如今他那处的自治公所的总首士吴泽民,想起地方自治,原是要地方人办理地方公众有益的事,这贫儿院,是地方一件公益事业,也是自治里头应办的事情,因此倡合多人,在山巷公善堂,添设贫儿院一所,专收贫民子弟,入院学习,毫不要一个钱的学费,所有院中经费,却在糖香杂货各业项下,抽收捐款,拿来备用。列位,你想是这样办起来,还怕贫儿流离失所吗?闻道那贫儿院已经在五月间招足人数,开院学习,将来各处地方,惟愿多办几个才好。

 这则新闻,是该报转自《长沙日报》的。对于开设贫儿院的益处,这则消息的访员这样认为:“世界上贫穷的小孩子,没有亲属教养,不单止没有衣穿饭吃,难以长成,而且成人以后,又因得小时候没有教育,没有本事,不能谋生,就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了。所以讲究地方公益的人,就要把这般贫儿,设法安置,设些贫儿院,把贫穷无靠的孩子,收到院内,教给他为人的正道,谋生的艺业,才可造就成材。”其实这贫儿院,和人们俗称的孤儿院,也就是今天的社会福利院颇为类似。

 义塾,指的是旧时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学校,也可以称得上是慈善机构。1893年4月29日出版的《益闻录》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镇江南门一带乡村,自国朝以来,初未见巨绅蔚起。去冬王可庄太守因公遍历各处,见其人朴陋无文,心殊不快。因思风气之转移,端由学校之建设。于是出示晓谕,激劝兼施,大旨谓本府拟于来岁在西乡设义塾,聘请名师为后学所法。凡乡村之训蒙者,务须按课作文,诣塾就正,慎勿暴弃自甘,致负厚望。兹于二月二日,令各乡一例开设义塾,似此培植人才,将见凤起蛟腾,贤豪辈出,彬彬济济而颂太守之德不衰。

 义塾有没有办起来呢?从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初八出版的《南洋官报》上的一则新闻来看,应该是兴办起来了,而且社会影响还不错。这则新闻的标题是“策筹两全”:

 镇江乡间义学,共有八所,其经费所出,系前升府王可庄太守捐集本地旱赈款在牛草项下盈余之一万六千四百两,存放典铺生息七厘,借以拨充义塾之需者。其中除塾师束修及应用各款外,仍有某孝廉等三人经理其事,亦支月薪。刻镇江府祥太守因所有息银入不敷出,拟裁退某孝廉等经理名目,以昭核实而免虚糜。在城绅董顾念某孝廉等皆束身自好之士,暮年失此,愈觉无聊。公议际此市面银价日涨之时,不妨向各典商加息一厘,藉资津贴,庶于义学正用既无损害,而某孝廉等复得照常理事,洵不失为两全之道也。

 这则新闻对于研究当年义塾的经费来源支出以及运作情况,颇有裨益。

(作者:习斌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