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教育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镇江市幼儿园保教活动一日常规》,防止幼教工作“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但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赛跑”的脚步并未因此放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学的花样多,累!家长花的心思多,愁!
(2月16日《京江晚报》)
看了这篇报道深有感触。谁都不想让幼儿过早地背上学习的负担,但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据我看来,解决好三点,才能让幼儿快乐,让家长省心:
首先,是家长的问题。当前社会压力加大,大部分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很小就能背出百余首古诗,能写出很多字,常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安排孩子的学习、发展,甚至为孩子定好未来的方向。他们嘴上希望孩子快乐,行动上却让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孩子又怎么能有快乐呢?笔者认为,幼儿阶段的学习一定要以游戏为主,不能小学化;家庭教育要着重孩子注意力、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以简单的知识教育替代孩子实践体验。
其次,是幼儿园的问题。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希望孩子快成材、早成材的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比较严重,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编入课程安排,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实际上,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害处。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学习过于吃力,幼儿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抑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过多地学习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所以,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已经输掉了学习的潜能。
再次,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胆小,有的活泼,有的爱探险,有的喜欢问为什么等等,作为家长的第一要务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倾听孩子的表达,理解孩子的行为,规范孩子的习惯,帮助孩子获得经验,提高孩子有益的兴趣。请不要扼杀他们的天赋灵性,不要扼杀他们的童真童趣,还幼儿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刘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