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照例有不少商家看好情侣消费市场,推出各种节日营销。不过,一些另类营销方式也出现在今年的市场上。比如,有的商家推出“热吻免单”,称只要情侣在大庭广众下热吻超过一定时间,就能享受免费晚餐;还有的商家将一些私密商品作为当天消费的“节日礼物”,并在网页、微博、论坛等大肆宣传。面对这样的营销方式,笔者觉得,它们不仅歪曲了情人节本身的意义,也反映出部分商家在营销思路上急功近利的“重口味”。
情人节是什么?多年来大家都认为这是情侣间表达爱意的节日,但在西方,也有更多的人在这一天表达对亲朋好友、同事伙伴的感情,所以在赠送“节日产品”巧克力时,并不局限于情侣之间。很多商场在进行情人节营销时,更强调温情氛围的营造,鼓励人们在这一天说出自己的感情与身边的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巧克力、鲜花等商品才会流行起来,因为它们价格不算高,受众面又广,是不错的大众化礼物。比如在日本,最流行的情人节礼物是送礼者亲手用巧克力浆做成的巧克力,巧克力本身的品牌或价格反而不太重要。
相比之下,国内部分商家的情人节营销显得有些“俗”。前几年,当商家发现消费者讲究浪漫,便一窝蜂地搞“烛光晚餐”,甚至出现动辄上千上万的“天价”晚餐,就连一些普通的餐饮企业在节日当天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鲜花、巧克力等相关商品的价格也一飞冲天,情人节也因此被戏称为“情人劫”。在这种心态下,商家对节日的氛围营造以及节日所包含的人文情怀、交流感恩等主题反而不太关心,即便造出了所谓的“温馨”,也只是为了推销产品。
好在随着消费心理的成熟,消费者已经不愿为这类商品或服务买单,而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部分商家调整了营销策略。在今年的情人节营销中,不难看出很多商场开始回归节日的情感本质,为有情的人们提供交流沟通平台;同时,让利、买赠、团购等活动也此起彼伏,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情人节的消费价格指数。在这种情况下,“热吻免单”等另类营销的出现,无疑又将传情达意引入另一条“歧途”。
每年情人节当天,总有一束束鲜花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流动”,这是很美很温馨的风景。对商家来说,借节推销无可厚非,但似乎也该考虑一下,怎样的营销才不会破坏这样的风景。任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