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海外安保”如何跟上走出去步伐

发布时间:2012-02-10 10:42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频发的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事件,呼唤海外安保工作更多从事后转向事前,让“安全网”编织得更牢

 又一次成功的海外营救,再次彰显“中国实力”。

 2月9日下午,在苏丹被劫持10余天的29名同胞,飞抵首都国际机场。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千方百计确保人员安全获救,外交部门统一指挥、多方斡旋,相关各方共同努力,让一起牵动人心的突发事件得以圆满解决。正是强大国家能力的托举,让这些同胞安然着陆。

 从应对海盗侵扰的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到被称为冷战之后最大规模的“利比亚大撤离”,再到成为第一个从日本地震海啸重灾区大规模撤离本国公民的国家,我国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境外安全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已经基本建立,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有了坚强后盾。2008年以来,从突发各类事件的海外,我国共撤回5万余名中国公民。

 然而,我们的海外安保,还需进一步跟上公民“走出去”的步伐。仅2010年,我国出境人员就突破6000万人次,在海外发展的企业达16000多家。跨出国门,面对的是一个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复杂世界。更何况,劳务派遣目的地,还多为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政治军事动荡不断、自然灾害严重频仍的后发国家与地区。

 外交部领事司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有关部门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被枪杀,到阿富汗的中国工程师被劫持,频发的海外安全事件也呼唤海外安保工作从事后转向事前。然而,一些企业却并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没有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在项目调研期间充分展开,对群体庞大的劳务派遣工作者的安全教育与安全防护也有杯水车薪之虞。面对公民的海外安保需求,尤其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尽快编织起以人为本、互利多赢的“安全网”。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在欧洲,很多跨国企业都拥有专门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能够实时监测、评估、应对海外投资的安全风险。

 这些,我们也许无法照搬。虽然,国家层面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的投入上越来越大,但面对中国公民不断加快的“走出去”步伐,恐怕还需企业、个人等方面更开阔的海外投资战略思维、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区域形势、更自觉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需要我们去打量:硬件上,在国际法与反恐合作框架下,我们的安保力量是否能保障、能够实现快速救援反应?软件上,现有的相关举措能否上升为领事保护专门立法?特别是,政府能否进一步主导、推动完善企业风险保障机制与安全预案,尤其是对投资目的地利益与风险进行正确评估,使海外安保的“安全网”编织得更结实?

 海外安保课题,涉及公民个体安全、企业海外发展,关乎聚光灯下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中国的发展必然催动中国人的脚步向更多的地方延伸。这也使境外公民的安全,需要被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去研究、破题。

(作者:周人杰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