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大年初七的南京,锁金村的一处路口,十多名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肃立静默,围观占道经营的鱼摊,不一会儿,被这眼神震慑,摊主们抵挡不住匆忙撤摊。据了解,在该路边占道做生意的部分摊贩,在城管执法时软磨硬扛,城管队员便采取围观执法的方式,盯走摊贩。
这不是南京城管的首创,记得早在2009年,武汉城管就曾经用过这招,为此,本报还曾刊文予以评论。对于这种“静默围观法”,网上争议很大,批评者认为,围观执法耗时耗力,残酷地考验着执法人员的耐心底线,而且很容易造成执法资源的浪费。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一种充满善意的执法方式,是温情执法的典范,也是文明执法的启迪。
毫无疑问,围观执法不能包治百病,它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对诸如私搭乱建等更高“水准”的违规现象,恐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我们甚至难以褒奖围观执法是一种善意的表达,要知道眼神并不都是柔情似水,那种挑衅的眼神很难说不是一种暴力。可是,围观执法毕竟杜绝了鲁莽无礼的动手行为,总归算得上是一种纠结中的进步。
当然,我们期待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氛围,可在当下语境,围观执法值得称道。中国向来是人情社会,而不可否认的是,国人的自觉性并不让人欣慰。因此,可以想见的是,肃立静默可以让小贩无奈中撤离,但一旦城管离开,一些小贩很有可能再度占地、反复违规,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由此,我们也深深理解城管执法的无奈困境。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虽说城管代表政府,其执法行为具有天然正义性,可商贩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生存,人民的生存正是政府所要保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城管与小贩并非天然的冤家,更何况,管理者理应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理解执法之难,但执法再难,难不过生存之难!
治本之策不是城管们所能祭出的,那就是给予合适的地方与价格,让小贩们有经营场所,否则,纵然“文质彬彬”,可冷漠眼神又比动手之举强多少呢? (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