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传来爆炸声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1950年6月14日下午4时许,会议正在热烈地讨论,突然,从中南海外东侧的远处传来两声巨响。巨响震耳欲聋,使平和的会场泛起了层层涟漪。毛泽东朝全场扫视了一眼,微笑道:“请同志们继续发言。”
很快,工作人员以纸条形式向坐在毛泽东身旁的周恩来作了汇报:4点20分,辅华合记矿药厂发生大爆炸,伤亡情况及爆炸原因不详。公安、消防人员正在现场抢救。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两声爆炸及各种猜测通过各种途径迅速传遍了全世界。据资料显示,这次爆炸案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发生的最严重爆炸事件和火灾事件。
资料记载,爆炸引起的大火经6个消防中队、解放军战士和附近自愿参加扑救的群众整整10个小时奋战,才于次日凌晨被全部扑灭。爆炸造成39人(其中市民32人、辅华合记矿药厂职工7人)死亡,406人受伤,全部倒塌的房屋有497间,部分倒塌的有1928间。
当晚,周恩来不顾疲劳,会同公安部长罗瑞卿和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市长聂荣臻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严厉指示北京市公安局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北京市公安局接到指示立即部署,于次日抽调侦查员17人组成了专案组。
辅华合记矿药厂是一家专门生产矿用炸药、雷管的工厂。专案组通过仔细排查,最后确认两声巨响是两次小的爆炸所发出的,爆炸的位置分别是成品炸药包装点和雷管包装点。化验结果表明,爆炸并不是定时炸弹引起的。明火引爆(指直接以火柴、打火机等明火点燃炸药而引发的爆炸)的可能性几近于零。这样就只剩磷类化学物自燃引爆的可能性了。
专案组把重点放在该厂的内部人员,经过层层筛选,专案组初步锁定了3名嫌疑人。但讯问也未查出任何疑点。
截获密电再破案中案
就在侦查人员对辅华合记矿药厂爆炸案侦破陷入困境时,北京市公安局的电讯侦查技术人员却意外地截获了一条来自台湾的密电。经破译,电文内容是:“609:祝贺你组实施之北平爆炸行动成功……”
几天后,6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电讯侦查人员再次截获一份密电,内容是针对爆炸的技术问题对“609”进行“指导”。密电长达3654字,其中列举的技术数据、伤亡损失等情况,都是当时尚未公开披露的。
这两封被截获的密电为案情增添了疑云,也被初步证实了专案组在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上的判断:此次爆炸确系特务所为。
反复侦查,发现许多疑点。例如,当时特务机关与潜伏在大陆的特务以电台联系时,一般都是两套密码轮流使用。但这两份密电,却一反常态,使用的是同一套密码。
也就是说,密电是故意让我公安局截获的,用意何在呢?如果这真是一个故意行为,那么这个案件可能另有隐情。
生产部经理金铚,在接受侦查员讯问时讲了一个情况。他的一位名叫查一峰的表弟曾在爆炸发生后找过他,要了一份当时刚整理出来的辅华合记矿药厂单方面的调查报告。查一峰说自己在天津的一家报社工作,准备就此事写一篇调查文章,需要了解一些数据。
侦查员赶往天津,发现查一峰并不是记者,而是一个曾经当过记者的商人,现在正在石鼓胡同开有一家西药批发公司。
经过对查一峰全天候监视,侦查员在天津警方的协助下截获了一封查一峰发往香港的信件,从中发现了他从事特务活动的证据。在铁的事实面前,查一峰老老实实供出了他索要材料是接受了特务机关的密令。7月3日,查一峰被捕,“密电案”侦破。
皮鞋和银元引起注意
爆炸案不知不觉过了10天,案情还是毫无进展,专案组决定对爆炸现场重新进行勘验。专案组聘请了3位专家,经过认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炸药包装点先发生爆炸,然后引发了雷管包装点爆炸。
炸药包装点现场有3名工人,都已罹难。从门卫记录得知,这3人在早上进车间时已经交出了随身携带的违禁品。
一位名叫刘古的罹难者妻子,回忆起丈夫那天上班时穿的是小舅子的一双底部有钉掌的皮鞋。侦查员马上想到,钉掌与地面摩擦时会产生火花,会不会是火花导致了爆炸?
但侦查员在现场很快找到了那双皮鞋。侦查员再次访查得知,那天刘古进厂后发现自己穿错了鞋,便向一位家住附近的工人借了一双。刘古肇事的可能性被排除了,调查继续进行。其中有一条线索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罹难者范震光在那天进车间前交出违禁物时,有人听见他的口袋里发出过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响,难道是银元?
难道这起爆炸案的幕后是几枚银元?是银元碰撞后产生的火花,最终引燃炸药导致爆炸。这个设想成立吗?专家找来银元进行了多次模仿试验,结果表明银元碰撞时确实能引燃炸药。据此推断出范震光在操作中,不慎将银元滑落到了正在装箱的炸药上,银元碰擦产生的火花引发了爆炸。随后,侦查员果然在现场附近清查出3枚已经炸得难辨形状的银元。专案组对这一案件作出了最终结论:这是一起由于不慎肇事而引发的特大爆炸事故。
毛泽东在听取了爆炸案的侦查结果后,陷入了深思。同时,一系列抓安全、促生产的措施被提上了共和国的日程表。(摘自2012年1月1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吕 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