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熊向晖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支招

发布时间:2012-02-04 06:3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这次日内瓦会议是寻求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和平的途径与方法。参加会议的除了五大国外还有十几个相关联的国家。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副团长的政府代表团,团员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专家共计200人。中国代表团以整齐划一的服装、严明的纪律、昂扬的精神面貌让各国代表团及新闻媒体刮目相看。周恩来总理更是以他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和风格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全世界也通过这次会议第一次认识了这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资深外交家熊向晖在回忆起当年日内瓦会议往事时,他依然是那样激动。熊向晖是卓越的地下情报工作者,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新闻官,熊向晖负责新闻办公室的工作。面对蜂拥而来的采访记者,接待工作使他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工作虽然没出什么差错,但显得很被动。在听取熊向晖汇报时周总理说:“没有出差错,还只能算勉强及格。你们接待外国记者的方式太呆板,还只是守株待兔式,效果不很大。”并出点子:“可以为友好记者举行小型宴会,为一般记者举行大型冷餐招待会,请他们吸中国烟、喝中国酒、吃中国菜,边吃边谈让人感到无拘无束、轻松活泼。这不是吃吃喝喝,是为你们宣传自己,了解对方,结交朋友,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执行我们的外交路线。”果然,新闻处开展了几次联谊活动后,名声大震,“新闻之家”成了外国记者最愿意光顾的地方。

 周总理还让熊向晖负责的新闻处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1952年国庆”纪录片,并特别嘱咐“要选好放映日期、不要在开会的日子,也不要在周末。把请柬分成两种,一种指名邀请,一种不写姓名,就放在‘新闻之家’,准备让台湾、南越、南朝鲜以及不便邀请的美国记者自取。放映时,根据中文解说词用英文通过扩音器作简单说明。”果然,电影院中,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是站着看的。银幕上一个接着一个热烈壮观的场面,引起一阵又一阵掌声和赞叹声。放映完毕,掌声雷动,观众纷纷与中国官员握手祝贺,普遍反映印象深刻。当地报纸报道说“当全副武装的中国军队和手捧鲜花的姑娘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跨过日内瓦银幕时,西方和东方的无冕之王们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发出轻轻的赞叹声!”

 当兴高采烈的熊向晖向周总理汇报成功之喜悦时,周总理细心地询问:“还有没有批评意见啊?”熊向晖想了一下说“有,一位美国记者报道中国在搞军国主义。”周总理说“虽然是个别人的意见值得我们注意。”随即指示熊向晖在电影招待会上再加演一场《梁祝哀史》。

 《梁祝哀史》是依据越剧编拍的彩色戏剧片,当时刚刚拍出就带出国了。为了便于向外国记者介绍,就在驻地——宝端华旅馆先行试放。听说放映中国电影,宝端华旅馆的瑞士员工纷纷前来观看。可是放映没有多久,原先挤得水泄不通的放映室内却逐渐变得空荡起来,人一个又一个地离去了,显然是看不懂。别说外国人看不懂,就是中国官员若不是看字幕也不知唱的是哪出戏。可是任务还得完成呀,熊向晖请懂越剧的同志将剧情介绍和主要唱词写成十几页的说明书,准备翻译成英文发给外国记者,并将片名译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

 熊向晖向周总理汇报准备工作,只见周总理直摇头,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我要是记者就不看。”随后周总理就又出了个主意:“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前,用英语做个三分钟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词要有一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做其他解释。你就这样试试,我保证不会失败。不信可以打赌,如果失败了,送你一瓶茅台酒,我出钱。”

 按照周总理的安排,电影招待会如期举办。放映时租用了旅馆的大餐厅,250个位置座无虚席。放映过程中,全场肃静,演到“哭坟”、“化蝶”时,还传出啜泣声。影片结束,当灯光亮起时,全场观众还如醉如痴,沉静了一分钟后,突然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多么贴切,多么吸引人!这简单的几个字,蕴涵着多么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智慧呀!一切都是按照周总理的策划取得了成功,周总理赢了,但周总理仍然吩咐工作人员送给熊向晖一瓶茅台酒,并嘱咐款项记在他的账上。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