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读到了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于是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不胫而走,家喻户晓。2009年他又被中国网民评为一百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被评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的还有: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热爱中国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中国红军和毛泽东赢得世界性影响的美国人斯诺,让中国古代科技扬名世界的英国人李约瑟,加入中国国籍的著名记者波兰人爱泼斯坦,在中国生活奋斗60年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印度人柯棣华,泰国王室中的“中国通”诗琳通公主和帮中国农民致富的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而白求恩则以票数最多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白求恩与毛泽东惟一一次的延安会面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是一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6年白求恩曾在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帮助支援西班牙共和军进行马德里保卫战,抗击法西斯主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三人医疗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曾经的翻译亨宁·索伦森在回忆白求恩时说:“当我探寻白求恩的一生时,我似乎要为他在中国那段生活和工作的最后时光做大量的准备工作”。①因为随后白求恩把一切的热情、努力以及生命都留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
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领着由他和美国外科医生帕森斯、加拿大护士琼·尤恩三人组成的加美医疗队,购买了充足的设备和器材,乘“日本皇后号”海轮从温哥华启程来中国,他们途径香港,到达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在这里,白求恩既目睹了国民党政府“一片混乱和优柔寡断、昏庸无能的官僚政治”,又通过和八路军办事处的联络,见到了一支新生向上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他坚决回绝了国民党政界、军界、卫生界的挽留,决定到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去。他相信,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医生更能发挥作用,他决定赶到战争前线给他们以最直接的帮助,这是导致他与美国外科医生帕森斯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帕森斯决定回国而不是长途跋涉去华北。
1938年2月,白求恩随医疗队离开汉口前往西安。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和敌军的进攻,他们不得不从临汾、潼关等地绕道而行,穿越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荒芜的土地、被烧焦的村庄及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难民给白求恩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诅咒这场战争,更对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充满了愤慨之情。他在自己的《从汉口到西安》一书中提到:“我们在谈到日本兵惨无人道恶行(他们洗劫了南京,残忍杀害了8000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历史将记载日本军队这种不可饶恕的罪行)”。②他们前往延安的行程是非常危险而忙碌的,医疗队曾一度与延安、纽约、汉口都失去了联系,一些西方新闻记者纷纷报道白求恩已在中国内地被日军俘获杀害。这一点可以在他的书中得到证实:“我们发现,到这里(指西安)之前没人知道我们的下落,不知道我们是活着还是死了,或是被俘了。我们等着4天后,启程去延安”。③
白求恩和尤恩在3月底到达共产党人的根据地延安。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午夜了,仍被邀请到了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尤恩任翻译。会见是十分愉快的。他们从西班牙谈到中国,谈到前线在医疗方面的需要。白求恩阐述了他的计划,在延安成立一个模范医院。建议利用他带来的一批医疗器械组织战地医疗队,到前线去就近医护照顾重伤员,并郑重保证这是救助伤员最有效的方式。毛泽东对他提出的伤员立即手术将有75%的复原率很感兴趣,表示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会谈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决定由白求恩组织中国第一个战地医疗队,并由他带队去战争的前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白求恩与毛泽东的惟一一次见面会谈,但毛泽东的魄力与伟人形象却给白求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毛泽东“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④
白求恩在延安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但延安给他印象是深刻的:“在这里,无论地位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相待,人们都有一种勤奋向上的精神,相处非常友好。”⑤。此外,他以自己的勤勉、辛苦以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延安军民的信赖,给延安军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