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邓小平与国防科技大学组建始末

发布时间:2012-01-31 07:4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一位放眼世界的战略家,邓小平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军队建设方面,他特别注意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1975年1月,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下决心抓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然而,要从整个教育系统开始并非那么容易,于是他想从他熟悉的军队院校、从他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军工学院”,因校址设在哈尔滨,故又称“哈军工”)开始。他指示国防科委,抓紧处理“哈军工”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遗憾的是,邓小平只短暂工作了一年多,由于“四人帮”的诬陷,他又被撤销了一切职务,随之“哈军工”的恢复和重建也成了泡影。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原来担任的党政军各项领导职务。7月23日,邓小平指派张爱萍负责组建国防科技大学。此后,在他的关心下,又有100多所军队院校得以恢复,人民解放军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两所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一所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黄埔军校,另一所就是被毛泽东称为“第二个黄埔军校”的“哈军工”。“哈军工”虽然仅存在了13年时间,毕业生也仅有1.1万名,却涌现出了上百位国家及省、部级领导,34位两院院士,200多位将军,数以千计的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他们在包括“两弹一星”、“银河巨型计算机”、“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在内的许多伟大创举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哈军工”以其自身的特色和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成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战略武器装备的一个研发中心,成为了新中国军事战略科技人才的一座储备库。

然而,当时间进入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的航船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日益偏离正确的航向。1966年4月,“哈军工”被贬为全军四个“不突出政治”的落后单位之一,突然被集体转业,退出了军队序列,并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3月,学院主体内迁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哈军工”正式解体。这所倾注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量心血的军队高等院校,发生如此巨变,事前连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都一无所知。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