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苏区面对50万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当时10万红军被挤压到赣南闽西只有七个县的狭小区域。就在蒋介石准备发起总攻前夕,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的五个主力军团却神秘地跳出了包围圈,向西走上了长征之路。那么,红军是如何顺利突破蒋介石在粤北的三道封锁线?“南天王”陈济棠又为何会心甘情愿地为红军“让道”,并悄悄送给红军大量军火呢?
一
1933年9月,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鉴于前四次军事“围剿”的失败,蒋介石改变了“长驱直入”的作战方法,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战术。中央苏区军民为了保卫苏区,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完全丧失在根据地内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准备进行战略转移。但是从哪个方向突围呢?中央红军最后把目光放在了粤北。
此时主政广东的是军阀陈济棠。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他已经把广东变成了自己的天下,成为粤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南天王”。作为独霸一方的军阀,陈济棠可不是蒋介石能轻易驯服的走卒。在1931年的“宁粤分裂”事件中,蒋介石被弹劾下野,陈济棠就“功不可没”。后来他索性与蒋“均权分治”,使广东处于半独立状态。蒋介石怎能容忍有人与他“分庭抗礼”,便不断寻找机会消除这个隐患。
第五次“围剿”红军时期,蒋介石虽然任命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授一级陆军上将,但从一开始,蒋介石在兵力部署上就重北轻南,企图把红军逼进广东境内,借刀杀人,用红军力量削弱甚至消灭粤军,实现“一石二鸟”的阴谋。陈济棠对蒋介石利用战场消灭异己的做法早有领教,对薛岳在红军北面追追停停的目的也是洞若观火。他曾忧心忡忡地对部下们说:“咱们与红军的这场战是输不得也赢不得。若输了,共军进广东,老蒋说,我来替你剿,广东就是老蒋的了。若赢了,共军覆灭,广东已疲惫不堪,老蒋说,我来替你善后,广东还是老蒋的。”
此时陈济棠一方面希望赣南红军能拖住蒋介石的主力和隔断蒋介石从江西进攻广东之路,另一方面又担心红军会乘虚反击,陷粤军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经过深思熟虑,陈济棠想出了一条“送客”的妙计:一面慢吞吞地在红军的必经之地修造工事,以免被蒋介石抓住把柄;一面又不完成碉堡封锁线,开放一条让红军西进的道路,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专门从红军后卫部队身上作文章,以“送客早走”。这样一来,既防红军入粤也防蒋介石把自己的手伸进广东,以达到最终保住广东地盘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红军知道自己的“好意”呢?陈济棠思来想去,觉得需要找个中间人先和红军接触一下,摸摸红军的“底牌”,以免红军在自己的家门口大打出手。恰巧,陈济棠的护兵中有人和当时红军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内弟相识,罗炳辉内弟此时正在广东做生意,他愿意代他们到苏区传话。陈济棠立即给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对贵党共同抗日的主张,表示赞同。为了协调双方关系,我决定派参谋长杨幼敏,师长黄旭初、黄质文3人为谈判代表团,建议你方最好派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秘密谈判。现派信使前来商定谈判地点及其他有关事项。”将罗炳辉内弟请来后,陈济棠单独召见,当面交代任务,并反复叮嘱:“途中要小心,人在信在,千万不要误事。信一定要面交周恩来,速去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