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道不尽的春节

发布时间:2012-01-28 08:29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古人此说为春节作为一年之始的岁时节日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依据。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春节,如今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最为集中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认同、民族凝聚的重要元素和代表性文化符号。

 尽管史学家们还没有确证春节形成节日的最早时间,但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告诉我们,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年”这个字,其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凡此种种说明,历史上早就已出现和使用“年”这个字眼和概念了。

 夏代实行夏历(后也称农历),周代实行周历,秦代实行秦历。这三个朝代的历法,正月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而元旦(新年)的日期自然也就有所不同。《礼记·月令》说:“(周)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周天子过的“元日”,虽然与夏历的元旦日期不同,但其所指却都是正月初一元旦。汉承秦制,但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夏历。从此一路下来,没有大的变化。《后汉书·礼仪志》里有朝廷过元旦的记载:“后汉天子元旦幸德阳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观诸伎乐。”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夏历的时间最长,“新正”、“元旦”、“正旦”、“元日”、“岁首”、“新年”等,都是元旦(新年)的大同小异的称谓。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政府颁定官方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为辅历,把惯称的农历“元旦”改称“春节”。这样算起来,中华民族过春节,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而且到了近代,逐渐演化为一个从腊八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的大节。

 如若做一个民俗学的解析,可以看出,春节大体是由仪式和意义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属于仪式层面的,从周代的“至其元日,命社以祈农祥”,即祭祀谷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展到近现代,春节的仪式日渐其繁,如祭灶、贴对联、守岁、撒芝麻秸(驱鬼驱邪)、驱傩、吃年夜饭(交子)、生旺火、燃香、放爆竹、挂先祖轴和祭祖、请家神、拜年、破五、吃元宵等,而每个仪式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属于意义层面的,大体是四个方面:一是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和四时肇始的标志,是岁时的节日或时间的节点;二是家族团聚、亲朋欢宴、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增进家族凝聚力的契机;三是祀拜天地、礼敬祖先、慰抚亡灵、安慰生者的佳期;四是劳动者休整的假期,用唱大戏、闹社火、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等欢乐的方式,充分释放被压抑了一年的生命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昌明和观念的变化,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嬗变。相对说来,其意义部分的核心比较坚固,变化不大,而仪式部分则变化较快较大。如给亲朋拜年,一般不再磕头,而更多地通过寄送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表示祝福;如除夕守夜,亿万人在观看春晚节目中度过;如子时吃年夜饭,在城市居民中变化较大,很多人家喜欢到饭店里聚餐、家庭团聚,而包饺子吃饺子的种种习俗和禁忌几近无存了。《史记·天官书》里所说的“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即根据大年初一天象预兆一年吉凶的民俗,也早已被民众扬弃了。文化的进化脚步匆匆,谁想留是留不住的。

 过往的农耕文明社会条件越行越远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寄寓着民族精神的春节,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不会消亡的。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是大自然的需要,是民众的诉求,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春节常青!(刘锡诚)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