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结识过不少外国友人,其中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以及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这三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和他关系尤为密切,友谊长达几十年。
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
斯诺:第一个走近毛泽东的西方记者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1928年7月来华后,斯诺就一直对中国实际生活进行深入采访。1935年中共中央及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引起了斯诺的关注,并决定到苏区一探究竟。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引荐和精心安排下,斯诺绕过重重封锁来到了陕甘宁边区。
斯诺的到来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舆论封锁,因此他的访问受到了欢迎和重视。7月15日,毛泽东正式邀请斯诺到他的窑洞里谈话。毛泽东全面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可以结成一个反侵略、反战争以及反法西斯的世界同盟。毛泽东的谈话,开宗明义、简洁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斯诺的心。在接下来的数天里,两人的话题深入而广泛,包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论持久战、统一战线问题、战略战术问题、组织和武装民众问题、内政问题、中共同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的关系等。因为毛泽东有晚上工作的习惯,谈话常常从晚上9点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才结束。
多日的长谈中,毛泽东只谈中国的革命等问题,对斯诺所提的个人经历问题一直避而不谈。斯诺不肯放弃,在冥思苦想后决定用一下激将法。他对毛泽东说:“因为国民党四散流言,外界对您的传言很多,有的人说您有三个老婆,那您能不能谈谈自己的真实经历好让外界了解您呢?”斯诺的话让毛泽东很意外,为了纠正此类传言,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答应了斯诺的请求。毛泽东的配合让斯诺兴奋异常。接下来一连几个夜晚,毛泽东向斯诺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长征问题。斯诺奋笔疾书,一直到困得倒头便睡为止。这几个夜晚同斯诺的谈话,是毛泽东唯一一次比较完整地详谈自己的经历。后来,斯诺据此撰写完成了《毛泽东自传》一书。
在对毛泽东等人进行了深入访问之后,斯诺又遵照毛泽东“到前线去看看”的意见到前线生活了一个月。在苏区期间,他不仅对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有了切身感受,也和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质朴的作风、诙谐的谈吐、渊博的学识、宽大的胸怀和对中国及世界的未来洞见,令斯诺着迷、折服。斯诺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认真求实的精神,也让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深深感动。
1936年10月,斯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苏区。回到北平住所后,他便开始在一些英美报刊发表系列新闻通讯报道,客观公正地报道自己在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937年,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名《西行漫记》)一书出版后,在国际国内产生巨大反响。一时间,中共苏区成了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关注热点,外国记者先后进入苏区,大批华夏热血青年也争相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对中国进行了三次访问,与毛泽东的友情更进了一层。尤其是1970年秋天,斯诺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信使”访问中国。期间正值中国举行21周年国庆,他被毛泽东邀请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城楼参加庆典。之后,斯诺与毛泽东畅谈了五个小时,然后将毛泽东有意缓和中美关系的态度准确地传达给了外界。
就在中美关系日益缓和之际,斯诺不幸于1972年2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郊区的住所与世长辞。毛泽东发去唁电:“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