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困地区,3元钱的标准完全能够换来一顿营养午餐,这与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基本相适应。”针对有网友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偏低的疑问,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孙光奇5日回应称符合中国国情。(1月6日《人民日报》)
3元一顿的营养午餐,给你我的第一感觉必然是:真低。或许是你我感同身受,抑或是公众的质疑有了“上达”的渠道,对这,有了来自“上头”的回应———3元午餐符合国情。“国情论”一出,必然会引起极大争议,因为,任何的“国情”,公众都会自主或不自主地将其与“三公经费”比较,三公之高,映衬营养午餐之低,再称低的营养午餐符合国情,你说,质疑能不铺天盖地么?公众的情绪能不宣泄么?
这样的情绪表达,显然是一种“正义的声音”,也使得两部委不得不出面解释。但其实,在争议“3元午餐”高低之余,还有更迫切的任务,那便是落实。没有落到实处,再高的标准也是“无用功”;没有落实,孩子们的午餐便依然没有着落;同样没有落实,营养午餐便只会是“画饼充饥”。对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最大的悲剧,恐怕也莫过于“午餐标准来了,可午餐却没有来”,有了期望,却没有结果。
这般质疑,并非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对逼仄现实的一种担忧。当前情况下,贪污腐败层出不穷,雁过拔毛也是常态,我们必然会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姿态,而对“3元营养午餐”的落实,便也有了一丝担忧:每年拨款的160亿元真的能落到实处么?真的可以给孩子一顿营养午餐么?真的没有人贪污一分一毫么?这是担忧,更是警醒。
“免费午餐”那么红火,我们知道孩子的午餐问题,的确是不少贫困地区的难题,此时,有来自政府方面的营养午餐,自然欢迎,但就当前的氛围而言,没有比落实更迫切的任务了,落实了,有午餐吃了,这是最基本的底线,也是最迫切的任务。须知,“饥肠辘辘”的孩子们等不起。
在落实的基础之上,当拨款能够全部覆盖到孩子身上时,我们再谈论其他的,譬如标准的高低,譬如营养是否足够等问题,到那时,谈论这些问题,便让人感觉实在很多,而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感觉。教育的欠账的确很多,要还也不能急于一时,而应有足够的耐心,毕竟教育还账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故需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从小事与细节处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方可能让教育欠的账,渐渐地还回来。(南 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