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娃娃亲”迅速走红引发的社会反思

发布时间:2012-01-11 08:15  来源:千龙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图:婚礼当天两人大秀恩爱。小图:20年前的两个人。

 24岁的南京姑娘朱媛结婚了。老公家境普通,没有给她买房、买车。但朱媛说自己很幸福,因为老公算得上她的“青梅竹马”,一度失去联系的两人能够走到一起,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双方家长20多年前定下的娃娃亲。近日,朱媛把自己这段不寻常的情史发到网上,结果感动了一大批网友。

 在情感稀薄的时代,“娃娃亲”犹如一股清新剂,滋润了人们疲惫的心田。因为稀缺,“娃娃亲”迅速走红,引发坊间热议。一方面它唤醒了人们关于“娃娃亲”的尘封记忆,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人们对情感问题的新一轮讨论和反思。

 在传统的熟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人们婚恋择偶的主要途径,“娃娃亲”由此生根发芽。只不过,同样的土壤,由于种子的不同,气候的差异,开的花结的果也截然不同。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者有之,郁郁寡欢、劳燕分飞者有之。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娃娃亲”既平添了不少喜剧,也造就了不少悲剧。

 在现代的陌生人社会,自由恋爱、双向选择成为人们婚恋择偶的主要渠道,婚姻越来越“松绑”了,关系却越来越不牢靠。不论是宿命难逃的“七年之痒”,还是屡见不鲜的闪婚闪离,婚姻似乎越来越缺乏免疫力,在五花八门的诱惑、纠纷、博弈中败下阵脚。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忌”,这一次,美丽的词句再也不是空洞的符号,幸福的场景再也不是久远的记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而是可触可感的细节。两个“80后”,以旷日持久的坚持和付出,向这个世界诠释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阐述了他们对婚姻的态度。

 其实,“娃娃亲”只是一根纽带,将两位青年牵连在一起。从“青梅竹马”到失去联系再到意外重逢,“娃娃亲”并没有实质意味上的强制力。两人能够“修成正果”,在于他们在频繁的互动中产生了感情,增强了信任,确认对方是值得自己托付终身的“另一半”。而“娃娃亲”,只不过是一个不会说话的“红娘”。

 “红娘”虽好,却不能依赖。如果说朱媛和丈夫是一对“情感样本”的话,成功的秘笈在于二者把握了良性互动这一情感“命脉”。这一点,与“宁坐宝马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社会生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物质与情感的天平中,朱媛选择了符合自身意愿也契合大众心理的砝码,赢得幸福的同时,也收获了尊重。

 但愿,朱媛和丈夫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将情感样本的故事续写到底;但愿,社会上能够多一些情感样本,帮助情感重新归位。 (杨朝清)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