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慈善切莫言“最”

发布时间:2012-01-10 07:00  来源:红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政部日前启动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针对2011年度慈善领域的人和事进行评选。本届“中华慈善奖”设立了基本参评标准,如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及企业,年度捐赠资金均需要达到100万元以上。媒体称设置百万元捐款门槛有爱心货币化的倾向,有违公平。(1月3日《新京报》)

  

 爱心可以用标尺来衡量吗?即使非要有一个标尺,也不应是捐赠数额的多少,而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自我评判。

  

 慈善最忌比较,也无法比较。一个企业老板和下岗工人的慈善如何分出高下?捐赠金钱的莫非就比捐赠物品的更大方?不得不说,追究谁更具有爱心本身就是伪命题,甚至还有可能伤害慈善本身。然而在现实中,以捐赠数额多少来衡量指责他人的事例不在少数,每逢大灾过后,捐少了的名人总免不了被苛责一番。当舆论成了逼捐的利器,很多慈善机构也乐得利用这种扭曲的慈善文化,动辄以公布捐款名单的方式施压,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谋取私利。

  

 传统文化中,慈善是一种内在的修为,讲求乐善好施;现代文化中,慈善是一种社会事业,讲求回报社会。无论如何,慈善的本质不容改变,即在自愿和平等的原则下,以无形的价值观和文化引导公众助人向善,温暖彼此。诚然,我国当前的慈善事业发展还不尽人意,爱心被欺骗和滥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急需进一步培育我们的慈善文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号召慈善不可越界,平民慈善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富豪慈善,他们才是现代慈善事业的主体。在此背景下,官方除了降低慈善组织门槛、打击“假冒伪劣”慈善之外,更应当注意那些开创慈善新格局的草根阶层,如号召“免费午餐”的公益人士等等,他们不仅为民间的善心找到了出口,同时也是普通人学习的最好模板,在推动慈善事业和营造慈善文化上的贡献更值得瞩目与尊敬。

  

 慈不是施,善不是钱,慈善远不是捐款那么简单。拆掉慈善的门槛,尽己所能从点滴做善事的人都值得尊敬,因为那份荣誉从来不在舞台上,那份温暖与认可只在你心里。 

  [作者:宋鹏伟]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