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幸福不幸福 指数不清楚

发布时间:2012-01-05 07: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GDP虽然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媒体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政府也在渐进地进行着一场去GDP化的微革命,努力在戒除对GDP的依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引入幸福指数,对公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行量化。《人民日报》注意到这个现象,其报道称:幸福指数渐成政府决策重要依据。(9月21日《人民日报》)

 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什么?你幸福了吗?对于幸福的理解,每个人可能都会给出一个阐述。幸福很难有一言以蔽之的共识,但“不幸福”却是有共识的。焦虑于自己的食品被添加剂和地沟油围困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发表了一些言论而整天担心被跨省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被高昂的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为孩子进一所学校而托遍关系耗尽钱财的,担心老无所依而不断拼命赚钱存钱的,肯定也是不幸福的。

 幸福指数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对“幸福”的精准界定,而在于对“不幸福感”的自由表达中。说到底,本质还是公民自由权利的完善和保障。关于幸福感的考量,政府不应该问民众“你幸福了吗”,而应该问“你们有什么感觉不幸福的”。民众如果能有权表达自己的不幸感,并有能力在监督中推动政府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幸福还是一个问题吗?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同理,“不幸感”无法表达,幸福则无意义,是一个忽悠民众、粉饰民主、自欺欺人的伪命题。

 所以,对民众幸福度的调查,应该是问公众对哪些问题不满意,让民众给政府部门挑刺,选出最不满意的部门,给官员投不信任票——而不是像某些地方政府所做的那样,只有两个选项:“满意”和“非常满意”;或者是,每个选项都设定了统一口径或标准答案;更有甚者,在调查前就设定幸福度不能低于多少。这样的幸福度调查,本身就给公众添堵,加剧公众不幸感。

 这涉及幸福指数统计的另一个层面,谁来掌握话语权。幸福感经过精密的设计,可以指数化,但我的幸福我做主,幸福的话语权必须由公众去表达。不能将指数凌驾于公众的感受之上,让公众在经历被统计、被平均、被就业、被失踪、被增长之后,再无奈地被幸福。这是一种可怕的“指数专制”和“统计暴力”:明明感觉不幸,在官方的统计中自己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前段时间去过一次文化名城扬州,打车时与出租车司机聊天。的士司机是一个城市很有代表性的群体,在不少城市,与司机聊天时,听到的多是对本地的抱怨,抱怨房价太高,抱怨城市太堵,抱怨官商勾结,抱怨政绩工程劳民伤财——可在扬州与好几个司机聊天时,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热爱,热情地介绍景点,感慨这几年城市变化很大,自己也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许可以不相信宣传官员的话,但这些大街上载客的的士司机,是能够代表普遍市民的感受的。这座城市多次被各种排行榜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最宜居的城市”。从的士司机的笑脸上,你能感受到,这种幸福指数,确实是由民众主导的,他们没有被幸福。

 “幸福感”如果都是由官方设计,根据自身对幸福的理解一一细化为许多指标,根本不幸福的人却要在精神上被强迫和别人一起“幸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数字强迫。(曹林)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