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制品将集体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到2元。三元、伊利公司均证实了乳制品涨价的消息,而部分超市则称已收到多家乳企的涨价通知。有专家称,乳企所称的原料成本上涨这一理由讲不通,集体涨价或源于今年以来乳企自身的压力。
(2011年12月29日《新京报》)
物价上涨司空见惯,面对负面新闻“愈挫愈勇”却实属罕见。蒙牛致癌牛奶事件制造的消费恐慌仍在蔓延,此轮信任危机爆发之后,蒙牛股价持续下跌的同时,产品在京销量也暴跌四成,然而,蒙牛不仅没有积极善后,反而积极参与新一轮价格攻势。这样的情景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其逆势上涨的底气究竟何在?
遥想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召开“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要求重要消费品行业不涨价,奶业协会也在约谈范围之内。三元、伊利、蒙牛等35家奶业协会副会长及常务理事单位均表示响应,并作出“不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不以非法手段垄断商品价格”的承诺。
时移事易,此番旧话重提非为指责乳制品企业的出尔反尔,只是为提醒公众这样一个事实——三元、伊利、蒙牛都是奶业协会副会长及常务理事单位,此番涨价也正是以他们为先头部队。这到底是三家企业的不谋而合,还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集体行动”?
无论是价格法还是反垄断法,都明确规定,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来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实行价格垄断。然而,行业协会对抗法律法规的做法却屡见不鲜——绝大多数行业协会成员都是本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代表,足以赚取暴利的“价格联盟”无疑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规避公平竞争实现暴利追求之余,凭借“价格联盟”仰仗“行业协会”,打压挤兑“薄利多销”的小企业的做法也并不鲜见。蒙牛的“绝地反击”,是否因为有行业协会撑腰的背景呢?
当然,此事还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此番集体行动并非酝酿已久,而是蒙牛突然陷入危机之后的集体自救,这不仅是出于“拉兄弟一把”的革命友谊,更是直接检阅行业威力的一次契机。基于此,此次涨价幅度并不夸张,更像是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力。尽管国内乳制品行业屡遭信任危机,因价格变动导演的抢购热潮,总能使其平稳着陆,这一次,谁又能说不会再次化险为夷?
时至今日,涨价的字眼早已令公众倍感麻木,然而,即使公众可以不在乎涨价的结果,但却不得不在乎涨价的过程。这到底是企业一厢情愿的危机公关,还是行业内部统一协调的抱团取暖?即使乳制品价格有必要调整提高,也应该由生产企业依据经营成本以及市场需求各自进行合理调整,时间统一、地点一致的集体行动背后,到底掩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纵使消费者难辨究竟,相关职能部门却不可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