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会作回忆,在红军发生重大分裂之后,9月17日,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的红二师一鼓作气,拿下了敌人认为不可能丢失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红军出腊子口后,来到了一个叫哈达铺的镇子,镇里有不少商店,一所学校和一个邮政所。当地人把哈达铺称为“小岷县”,是周围各地通商的口岸,有两三千居民。半年来红军战士一直住在少数民族地区,在这里看到了汉族的院落,坐在桌子边吃饭,感到特别的舒服。按照毛泽东的习惯,每到一处,都要下面战士为他寻找报刊来看。戎马倥偬的毛泽东说:“凡是可以搞到的书,什么我都爱看!”于是,到了哈达铺,别人急于休息,邱会作却要为毛泽东收集报纸,结果在邮政所找到了一些过期几十天的旧报纸和一张陕西省通邮图。毛泽东看到通邮图,对着邱会作激动地喊道:“这件东西是个宝贝呀!”随后看报纸时,又高兴起来了,原来一些报道说在延安、保安、安塞等地,有国民党军队“剿共打胜仗”的新闻。对这些反面报道,毛泽东一语中的地说:白军在那里打“胜仗”,那里有红军。毛泽东看了一会儿陕西省通邮图说:我们在这里休整一下,就到那个人民要革命的陕北去“安家”!
据史料记述,毛泽东是1935年9月21日抵达哈达铺的,住在一家名叫“义和昌”药店的后院。22日,党中央就在毛泽东的住处召开会议,初步改变原先要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到陕北去与刘志丹的红军会合,并宣布正式成立有三个纵队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在会上讲,我们要感谢国民党的报纸,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从这里到刘志丹创建的陕北根据地,不过七八百里的路程,大家要振奋精神,继续北上。
时任中央红军作战参谋的孔石泉回忆,旧报纸上的这个消息给历尽磨难、几近绝境的中央红军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就像在茫茫夜空中找到了指路的北斗。作为陕甘支队司令员的彭德怀也兴奋地对叶剑英说:“这张报纸来得太及时了,中央已决定下一步到陕北去,去找刘志丹!”
邱会作以自己的亲历回忆说,红军出了腊子口不久,就和国民党的骑兵打了一仗,红军的队伍有些伤亡,毛主席心里特别难过,千辛万苦都过来了,现在有些同志却死在异土他乡。毛主席在叶剑英的陪同下去墓地凭吊了牺牲的七位同志。离开烈士墓后,毛主席又去看望了伤病员,他的问候让伤病员十分兴奋。在回来的路上,毛主席向叶剑英说:这次打敌人骑兵,我们伤亡了二十多人,代价本来很小,但这样的伤亡我们也赔不起呀!现在就剩下林彪和彭德怀的一、三两个军团了,死一个就少一个啊。这些人是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本钱,他们将来就会一个顶十个、百个、千万个。为了保存好这些“财富”,我们要尽可能不打仗或少打仗,绝不能拼硬仗,一定不要造成我们更大的伤亡。
邱会作还回忆,下岷山后的这段时间,因为张国焘的分裂行为,正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人数最少、力量最弱的时候,新改编的陕甘支队也就是7000多人,所以大家的情绪非常低沉。但在哈达铺确定中央红军落脚点之后,行军路上的毛泽东却不时和大家聊天谈局势,鼓舞部队的士气,他激励大家说:我们红军这几年是下了两次山,第一次是下井冈山,这一次是下岷山。下井冈山时我们只有千把人,革命是低潮。但下井冈山不久,红军就发展到十几万人,还建立了中央苏区。这次下岷山,人比第一次多,又有久经锻炼的红军,我们还会发展起来的。我们到了陕北,先要扩大地盘,那里南边有关东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成霸业的地方,我们要坐北向南,即使不能占领关中平原腹地,也要占它一个边。
高瞻远瞩的毛泽东,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对革命前途充满乐观。岷山过后,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在哈达铺确定,二万五千里长征也胜利在望,毛泽东的心情豁然开朗,所以才有了这年10月《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吟哦。一个月后,更有了陕北人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的热情放歌。(作者韩三洲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