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眉州工厂的纯牛奶被抽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后,蒙牛集团连续在其官网发布“说明”。12月25日晚的说明称,“在此次全国性抽检中,蒙牛各生产基地共计25个批次抽检产品中的24个批次、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而蒙牛眉山工厂的某一批次产品则在抽检中被发现黄曲霉毒素M1超标”。
尽管文中不乏“认真吸取教训”等词句,但不难看出,这第二份说明,真正要强调的是这个“24/25”:别光看到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产品占抽检的大多数。
这样的危机公关,显然不能让公众完全释然。据奶业专家所说,黄曲霉毒素一般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如果蒙牛此次的黄曲霉毒素也是来源于饲料,那这些饲料到底有多少,吃了这些饲料的奶牛所产牛奶,最终都流向了哪里,都是必须调查并交代清楚的。如果蒙牛不能查清“问题奶源”,公众就会疑问:因饲料导致的源头性问题,为何只在一个批次的终端产品中体现出来?
2008年,加拿大曝出史上最大食品安全危机——历史悠久的枫叶食品厂肉制品受李氏杆菌污染,造成多人受害,责任方在官方检测报告出台前3天就主动担责,关闭1家厂房,召回20多个种类的产品;官方报告出台次日,又召回相关工厂生产的全部产品,行政总裁公开道歉;此后,又陆续召回若干批未受污染、但已在消费者中引发恐慌的产品,直接损失高达2000万加元。
由于处置得当,枫叶食品厂很快恢复声誉。试想,如果他们也称“被抽检的绝大多数肉食产品都没有李氏杆菌”,强调“受污染的只是个别批次”,后果会怎样?
抽检毕竟是“拉大网”,未被检出问题、未被抽中的批次中,也不能保证每盒都没有问题。公众当前最需要知道的就是,蒙牛究竟还有没有问题奶?
蒙牛真正对消费者负责的话,就应对此做出实质性的回应。而监管部门也要展开深入调查,真正查清黄曲霉毒素的来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敦促蒙牛拿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陈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