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关于镇江铁路的记忆与旧影

发布时间:2011-12-19 07:20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末时期,火车通过宝盖山隧道时的情景。

 

铁轨未拆除时的中山西路铁道口和牌湾铁道口。

 我家原先住在西津渡蒜山对面的巷子里,紧邻长江,江边是我儿时的乐园。1967年,当时的镇江桥梁厂要在这里建设一座仓库,就将当时居住在这里的10多户居民拆迁分别安置,我们家就成了安置到京畿岭互助巷四户人家中的一户。互助巷紧邻铁路隧道,刚搬来时,火车每每经过,地动山摇,我们有些不能适应。好在年少,我们很快就从喜水转向了乐山。

 从我们家沿着山坡小路走上山顶,有一段平路通向宝盖山的东面,在路的左边有一些平房,里面住着隧道守护部队,再往上面有一块平地,那是隧道守护部队的操场。少时的我们喜欢看着荷枪实弹的战士沿着一级一级的台阶来到隧道外山坡的中段,那里有一个青砖砌就的岗亭,战士们就是在那里进行换岗。有时候我们会来到隧道守护部队的操场,呆呆地看着守护部队的战士们队列训练……在那个年代,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是我们很多人的理想。

 生活在镇江城,住在隧道边,每天与铁路、火车为伴,我们有着非常得意的时候。那时苏北经常有人专程来到镇江,只为看一眼铁道,看一眼火车,这其中也有我们的亲戚。每每在牌湾道口,我们看他们看火车时从渴望到惊讶到欣喜,最后手舞足蹈的神态,心中不由地为生活在镇江城而感到自豪。

 镇江铁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镇江老火车站位于镇江城西,是中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坐落于中国最早的铁路运输线——沪宁铁路线上。1906年开工,两年后,沪宁铁路正式通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由上海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乘沪宁铁路专车途经镇江车站时,受到镇江军政府都督林述庆为首的各界代表的欢迎,孙中山先生在车站月台发表讲话。那时旅客从火车站下车往苏北各地,要经过市区到江边码头乘轮船,经过坡度较大的京畿岭时,步行和乘人力车都很不方便。1947年,镇扬汽车公司和镇扬轮船公司的经理孙奇峰投资,筑了一条从火车站广场经小码头街直通江边的马路,开通了市内首条公交汽车线。

 火车站及铁路客运的变化记录着镇江城市交通运输业的繁忙和荣华。镇江站开站初期客运业务即十分繁忙,1930年上车人数达138.4万人,1947年上半年旅客发送量106.5万人,1965年旅客发送量达198.7万人。建于1905年的西货场,更是沪宁铁路主干线上的大型货运综合站,担负着苏南苏北货物集散任务。南门货场的煤炭转运也推动着镇江经济的发展。

 但是,镇江城区的百年“老铁”曾分割了镇江城区,中山西路、镇句路、车站路三个道口穿城而过,只要有一列货车驶过,至少要梗阻关闭5条市区主干道,多则梗阻8条以上的主干道,给镇江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繁忙的中山西路道口,高峰时一分钟就有数百辆汽车、自行车受阻,“110”“119”“120”等特殊车辆也不例外。镇江城被“拦腰斩断”,增加了城市规划的实施难度,对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形象造成巨大的影响,给镇江市民生活也带来不便。记忆里有这样一个事情:一年夏日,桃园新村有位产妇急于到小码头第二人民医院待产,其家人护送她到小码头铁道口处,正逢火车挡道,尽管这里距医院近在咫尺,产妇还是把孩子生在了铁道口处。

 2002年,镇江市政府与上海铁路局签订迁建协议,镇江拆除横贯市区的铁路三线和小码头、牌湾、中山西路三个“卡脖子”的铁道口,那种为赶路冒险翻越铁路道口栏杆的尴尬景况一去不复返了。再到如今沪宁高铁、京沪高铁的开通,镇江的铁路已迈入了跨越发展的全新时期。这些年收集老照片,也小有收获,其中也有不少关于铁路的旧影。翻阅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默默回顾历史,也更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者:吴家祥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