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柯棣华:援助华抗战的“贴心大夫”

发布时间:2011-12-17 06:40  来源:新华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虽然柯棣华大夫离开我们已近70年,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这位“贴心大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在柯棣华的祖国印度,人们同样没有忘记他。

 国际主义精神代表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他们冲破阻碍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他们因此来到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在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癫痫发作身亡

 1942年12月8日下午,柯棣华正在编写《外科总论》讲义,正写到第177页,突然手中的笔在纸上划了长长的一道——他的癫痫病又发作了。原来,在一次行军战斗中,柯棣华吃了没有煮熟的病猪肉后,被发现得了绦虫病,其后转为癫痫,但他仍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终因劳累过度,缺乏必要的休息和营养致使癫痫病一再发作。柯棣华发病后没多久,郭庆兰闻讯赶来,并找来一块毛巾塞进柯棣华的口中,防止他因剧烈抽搐而咬破舌头。柯棣华以往癫痫病发作时,痉挛三五分钟后便会清醒,可这一次却是一直抽搐不止,郭庆兰坐在炕沿上抱着丈夫心急如焚。注射吗啡,不行!注射樟脑液,还是不行!最后不得已只好对柯棣华实行了脊椎穿刺……

 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可仍然于事无补。9日清晨6时15分,柯棣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郭庆兰无法相信自己深爱着的丈夫就这样撒手而去,她怀抱着小印华抚尸痛哭,悲痛欲绝。半个月前,他们还是在一起庆祝结婚一周年纪念的呀!

 得知柯棣华逝世的噩耗后,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挽联:“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朱德、周恩来、聂荣臻等许多领导同志也都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和悼文。

 1943年初春,遵照朱德总司令的指示,郭庆兰母子来到了延安。1958年8月9日,郭庆兰携儿子印华乘飞机抵达印度孟买。柯棣华68岁的母亲悉达·桑塔拉姆·柯棣尼斯见到郭庆兰和印华后,一把将他们紧紧搂在了怀里。23日这天,孟买的27个妇女组织还举行了欢迎会,祝贺印华的16岁生日。依照印度习俗,16岁的印华盘腿坐在平台上,座前的地毯上点燃着16盏银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妈妈用藏红花粉给印华眉心点上了吉祥痣……

 印度小城的闪亮名片

 1993年12月9日,印度官方在发行柯棣华纪念邮票时除了介绍柯棣华与中国抗日斗争的内容以外,对他来华以前的生活介绍道: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又名柯棣华)于1910年10月10日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绍拉普尔的一个低层中产阶级家庭,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受到自由和解放思想的启发而参加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这一简介指出了常为中国读者忽略的一点,就是柯棣华早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参与到反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运动中来。这与他此后主动要求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最终为中国解放事业奉献生命的人生轨迹保持了某种一致。

 柯棣华的三妹马诺拉玛·柯棣尼斯说:“柯棣华于1931年进入G.S.医学院学习,由于参加反抗英国人统治的抗议活动而受到压力,不得不在一年半以后离开该学院,而转至格兰特医学院,并于1936年毕业,获得内外全科医学学士学位。”

 而今,处于孟买中心城区的G.S.医学院绿树掩映,上世纪初的建筑不少已经进行了加高,走在人流不息的校园,已经难寻柯棣华当年的足迹。在解剖学教授乔希的帮助下,记者最终在该学院入学学员花名册上找到了柯棣华的名字,这似乎成为唯一可以印证历史的依据。据说,在该学院博物馆中仍存有柯棣华当年上解剖学课时所用的针具。

  新华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