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标准还需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11-12-10 16:53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乳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城管局长“有过就改有错就纠的道德底线”……浏览本周新闻,印象最深的一个话题就是标准。有了标准,也就有了比较和参照,是好是坏,拿标准一衡量即知。但标准也并非永恒,需要与时俱进,滞后或者不实事求是的标准如果不及时修订完善,只会害人,让人们得到虚假的衡量结果。

 秋冬是大雾多发季节,这本没什么,但今年的“雾”却有点怪:说是雾吧,湿气又不大,即使太阳出来了,天空也没见“豁然开朗”,在外呆久了,呼吸道还有点不舒服,头也昏昏的。后来看到一则关于天气的新闻,“上午是雾下午是霾”,才知道雾与霾原来不一样。形成霾的元凶主要是一种被称作PM2.5的东西。别小看这个PM2.5,科学实验证明,它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正如百姓对物价的感觉高于官方公布的CPI指数一样,尽管公众有明显不适的直观感受,但不少城市环境监测部门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却是“良好”。这其实不难理解,测量的依据和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如果PM2.5被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范围,相信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将是另一个结果。遗憾的是,各地并没有把PM2.5纳入监测的勇气。对此有专家分析说,监测技术不成问题,关键是政绩问题。把PM2.5一并监测,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可能会下降,就会引发公众不满,会影响投资环境,甚至还要出人出钱治理。这种原因实在让人可气又可笑。

 近日,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可喜的是,环保部放了话:将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发布。

 标准很重要。说好听点,标准是一种引领,说难听点,标准是一种倒逼。昨天一则本地新闻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新闻说,镇江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绿标”发放点正式营运。如今城市里机动车数量猛增,汽车尾气的污染已成空气的“头号杀手”,已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

 说到标准,当然不能绕过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乳业新国标话题。这几年,中国乳业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让国人很受伤。修订国家标准是件让人期待的好事,不曾想却引来公众质疑和“标准焦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人生活要求比过去高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却弄出个比20多年前还低的标准,让人如何不“焦虑”?

 好的空气质量是治理出来的,不是靠低标准或滞后标准监测出来的,乳品质量亦如是。与其让乳品质量继续虚假地“合格”下去,不如反思公众质疑,审时度势,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重树消费者信心。而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协调各方,以消费者利益为重,促使让人满意新标准出台。

 做人也有标准,这就是镇江城管局长郭必东说的“道德底线”。因为“坐驾”慢车道上抢行遭谩骂,得知情况后,这位局长及时站出来,网上实名道歉,谩骂变成了喝彩。对此,这位局长认为,人无完人,有过就改,有错就纠,这就是道德底线。不由感叹: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大小官员,如果都能有强烈的“标准”意识,为自己设定“底线”,生活中,我们的幸福指数应该会更高些吧?

(作者:姚秀峰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