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教师资格统考,考后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1-12-05 07:00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首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26日举行,浙江、湖北两地共有2万8千多人参加了笔试。推行全国统考,是教育部对教师资格考试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今年在浙江省、湖北省开展试点,明后年推广到全国,实现常态化。(11月27日中广网)

我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省标”虽然有利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标准,但同时也由于各省自行命题、标准不一,导致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因此,推进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将有助教师资格制度的规范化。

实行统考之后,难度明显增大,与此前一般只考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不同,考试实行机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考试科目增加,考试范围和内容更广,考试难度大大增加。这意味着,获得教师资格的难度将有所增加。这也体现了教育部门通过抓教师资格门槛,把好“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用意。

不过,这一改革要带来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还不是那么简单。首先,虽然我国早已实行《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但在一些地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聘用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的现象,并不鲜见。原因在于,一些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监管不力,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由于财政投入过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监管部门也就对其教师聘用乱象睁只眼闭只眼。因此,纵然推行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如果不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加强对学校的监管,还是会在国家标准之下,存在没有教师资格证而任教的情况。

其次,对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聘用,教育部的规划是,国家制订标准,省统一进行考试、认证,县教育部门聘用,学校使用,所谓“国标、省考、县聘、校用”。这是基于义务教育经费县级统筹而设计的,如果能切实做到县级统筹,将推动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而从教育发展看,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出发,未来的趋势是加强省级统筹。因此,需要构思将这一制度与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相结合的办法,理顺中央、省和县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中的权责关系。

再次,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准入门槛是一方面,在使用中的管理、评价更为关键。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评价普遍存在行政化的问题,缺乏同行评价,导致教师的精力被功利的行政指标所左右,存在很大的非教学工作压力。客观上说,行政管理与评价造成了教师素质的下降,也使得一些本有教育理想、追求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陷入迷茫。

对应教师资格的全国统考,我国还将建立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所有教师都要接受每5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对每名教师这5年内的方方面面进行评审。考核内容包括师德、业务考核及教学工作量考核等。要让这一制度起到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也必须建立教师同行评价体系,否则,依照目前的行政评价方式,这一定期登记制度,很可能进一步增加教师的行政压力与非教学负担,起到的效果适得其反——被退出的可能不是不合格的教师,而是与领导关系“不好”、时常对学校办学有不同意见的教师。

如果只有全国统一资格考,而没有其他改革的同步推进,结果可能只是进一步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威,学校的自主性不足、教师的教学自主空间狭窄,仍难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一个涉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全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实行中小学民主管理、改革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的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其他改革措施配套跟上。

(作者:熊丙奇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