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解放前夕,有一次毛主席会见了司徒美堂老先生。老先生说:“共产党胜利了,现在要上台了,我们这些人是来给共产党抬轿子的。”毛泽东对老人说:“我们以后要长期一块共事,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每一个爱国的志士仁人,都可以以自己的特长,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有职有权。”(《跟随毛泽东纪事》)
毛泽东用“坐轿者”与“抬轿者”这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讲出了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官老爷的哲理,同时还讲明了共产党执政“依靠谁”、“为了谁”这一大道理。虽然已经过去60年多年了,时代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今天读来,毛泽东讲的“坐轿者”与“抬轿者”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意义。
“坐轿者”与“抬轿者”是两种不同身份的人,但在某些时候又可能相互调换,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王朝更迭就曾演绎无数这样的轮换大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能坐上轿者,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坐得稳、坐得久,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就警醒各级领导干部,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种把做官当做老爷,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为百姓办事,甚至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必然被人民群众从轿子上“拉”下来。
对许多干部而言,对自己“坐轿者”的身份还是比较清楚的,但要说自己还是一个“抬轿者”,可能就不太明白了。事实上,说共产党人是“抬轿者”,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在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各级领导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肩上抬的“轿子”就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不忘自己的责任,立足岗位,把作为“抬轿者”应该承担的职责履行好、落实好,那种见困难就躲、见问题就绕、见矛盾就推,偷奸耍滑、只想做官不想干事的人,不是称职的、合格的“抬轿者”,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同时,大家都知道,抬轿者要把轿子抬好并能顺利前行,就需要“抬轿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这也启示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团结,要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战胜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只顾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各行其是,各吹各的调,抬着的“轿子”就不知道走向哪里。
重温毛泽东关于“共产党既是坐轿者又是抬轿者”的重要论述,就是想说明各级领导干部要不忘自己的身份,随时想一想“我是谁”,进而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走好从政履职的每一步。(春天的三角梅)